"See-and-treat" strategy of D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
摘要: 目的 探讨DNA定量分析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新即诊即治策略中的意义.方法 细胞学HSIL病例129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阴道镜诊断基础上,应用DNA定量分析,对阴道镜拟诊HSIL以上病变和DNA定量测定异常者,经患者知情同意,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组织送病理检测,一次性完成诊断与治疗,即为“新即诊即治”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即诊即治”方案,比较两种方案在HSIL诊治符合率、过度治疗率、漏诊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过度治疗率及漏诊率分别为88.4%、5.8%、5.8%,对照组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过度治疗率及漏诊率分别为66.7%、10.0%、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细胞学为HSIL,同时DNA倍体定量分析异常,经阴道镜检查怀疑高度病变的患者,采用即诊即治策略较为适宜.
-
关键词:
-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
- DNA倍体定量分析 /
- 即诊即治 /
- 阴道镜检查
-
-
期刊类型引用(2)
1. 曾林,史易晗,孙荣鑫,张磊,高健,姜侃.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02): 125-128 . 百度学术
2. 乔琛琛,梁云龙. ABO血型对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效果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23): 63-67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4
- HTML全文浏览量: 2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