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眼穿刺技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研究进展

康彩花, 高翠莲, 张艳, 鲍利

康彩花, 高翠莲, 张艳, 鲍利. 扣眼穿刺技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10): 215-218. DOI: 10.7619/jcmp.201710074
引用本文: 康彩花, 高翠莲, 张艳, 鲍利. 扣眼穿刺技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10): 215-218. DOI: 10.7619/jcmp.201710074

扣眼穿刺技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计划发展项目。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472.9

  • 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等方式挽救慢性肾衰竭及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属于一种延长患者生命的过渡性干预方法[1].随着肾脏类疾病的不断增多,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数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2-3]显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不仅包括肾脏疾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所导致的尿毒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目的是建立有效血管通路,从而起到肾脏功能替代作用.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建立血管通路的手段.这是因为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更加安全、可靠,成为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选择.动静脉内瘘穿刺法众多,应用最广泛的包含扣眼穿刺法、区域穿刺法以及绳梯穿刺法等.其中,区域穿刺法易造成血管瘤样扩张、感染、血栓形成以及狭窄等并发症,不利于康复进程[4-5];绳梯穿刺法则对于血液透析中的血管长度要求过高,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和负担,无法大规模推广和实用.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患者痛苦程度以及负担,扣眼穿刺法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首选.本文就扣眼穿刺技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期刊类型引用(2)

    1. 张存莉, 张瑛, 吴进, 刘昌奎. 全身奥硝唑给药及局部盐酸米诺环素给药用于牙种植术后的临床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13): 18-19 . 百度学术
    2. 叶波阳, 汤自明, 廖仕芬. 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对牙齿修复的影响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8(17): 116-11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