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value of comfort nursing in treating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wi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ICU病房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功能(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气道峰压以及潮气量)、护理配合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平均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潮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护理配合度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康复效果,促进呼吸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fort nursing in treating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wi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Methods Totally 100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wi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fort nurs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indexes (vital capacity,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peak airway pressure and tidal volume), nursing coordination degree,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averag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vital capacity and tidal volu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peak airway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nursing cooperation degre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Comfort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wi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
呼吸衰竭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危重病症,多发于老年患者群体,临床上往往以机械通气方式维持气道通畅,避免机体组织出现缺氧与二氧化碳过量蓄积,以维持相对正常的呼吸条件[1]。据相关报道[2]显示, 60%~80%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加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极易出现感染现象,患者死亡风险较大。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通常处于意识清晰状态,无法使用语言表达需求,且患者由于活动限制,很容易出现焦躁、抑郁等情绪,对治疗及护理产生一定的抵触,不利于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由于插管及长期卧床而严重影响其舒适度,且病情易突变,故对护理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舒适护理是采用一体化的护理服务,积极为患者改善生理、心理舒适度,增加舒适感与安全感,促进其建立治疗信心,保障机械通气顺利进行。本研究对100例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分组实施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资料。纳入标准: ①符合《呼吸内科学》[3]中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 ②动脉血氧分压≤60 mmHg, 二氧化碳分压无变化或≥50 mmHg; ③符合有创机械通气插管指征; ④患者或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呼吸道感染者; 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无法耐受有创机械通气者; ③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 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6.32±7.41)岁;上机时间8 h~9 d, 平均(4.86±2.31) d。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 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7.20±6.78)岁; 上机时间5 h~10 d, 平均(4.75±2.31) d。2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住ICU病房行有创机械通气并展开相应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舒适护理。舒适护理内容具体如下: ①全面收集患者资料,通过评估性别、年龄、意识状态、身体条件及实际病情,制定一套合理的舒适护理方案。②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调整室内温度18~20 ℃, 湿度45%~65%, 控制噪声、灯光带来的不良刺激感,为患者提供舒适、清净的住院氛围[4]。病房定时使用空气消毒机杀菌,室内仪器及设备每天使用消毒液擦拭表面2次进行消毒,保证病房卫生条件合格,防止院内感染发生。③心理疏导。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由于身体不适或较长通气时间等原因,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从而影响治疗配合度。应根据个体心理特征,强化心理护理措施。在患者清醒时,通过语言、手势、写字板等交流方式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多鼓励患者以促进其以积极的心态和主动性配合治疗[5]。此间可定时播放1.0~1.5 h轻松音乐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或讲解治疗所需配合事项。护理人员应尽可能采取温柔、和蔼的语气,以关怀的态度进行沟通,对患者的积极表现予以充分肯定及赞扬,帮助患者顺利消除负面心理,保持健康、乐观的态度。④体位护理。有创通气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很难保持舒适体位,肢体过分屈曲或外展容易局部受压过度,影响舒适性。可使用气垫床并根据患者不同需要垫软枕维持舒适体位[6]。每隔2 h协助翻身1次,帮助患者肢体、关节处被动活动,增加舒适感。⑤气管插管护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而上下滑动损伤气管黏膜。密切注意通气过程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加强护理观察判断能力。若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大大缓解、心率降低、发绀减轻等情况,则表示通气效果良好。若患者出现呼吸过缓、意识障碍加深等情况,必须注意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降低氧气浓度。⑥排痰护理。吸痰时应注意观察患者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痰液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并根据患者面部表现、四肢动作等变化判断是否缺氧或者终止吸痰。护理人员可进行气管套内吸痰以避免损伤气道黏膜,增强除痰舒适性。吸痰前后均采取100%纯氧通气2 min, 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所能达到的最高值,避免缺氧、窒息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情况发生[7]。⑦防止呼吸道感染。口咽部寄生菌误吸是造成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感染途径[8], 适当抬高床头30~45°, 能够有效避免误吸,每日保持2~3次口腔清洁。呼吸机接头、管道、湿化罐等应每隔2 d消毒1次,雾化器每次雾化后及时拆卸,经严格清洁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护理后呼吸功能(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气道峰压以及潮气量)、护理配合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配合度由同一护士依据患者护理配合程度进行评分,满分10分,得分越高表明配合度越好。满意度调查使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共50题,每题2分。总分>90分为满意, 60~90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相较行χ2、t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平均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潮气量均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观察组护理配合度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10.00%, 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P < 0.05)。见表 3。
表 1 2组护理后呼吸功能比较(x±s)组别 平均用力呼气量/% 平均肺活量/L 平均气道峰压/cmH2O 平均潮气量/mL 观察组 85.74±6.34* 3.66±0.57* 23.65±2.52* 562.20±68.37* 对照组 69.28±8.51 3.15±0.83 27.71±2.86 456.69±82.43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2 2组护理配合度、满意度比较(x±s)[n(%)]组别 护理配合度/分 满意 观察组 9.08±0.71* 47(94.0)* 对照组 7.65±1.26 39(78.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组别 呼吸机相关肺炎 口鼻黏膜损伤 声带损伤 压疮 总计 观察组 1 2 0 2 5(10.00)* 对照组 4 4 2 3 13(26.0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3. 讨论
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患者病情易突变且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故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护理措施[9]。在以往的护理实践中,往往偏重于呼吸机相关护理内容,对患者舒适性的关注极少,导致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生理负担[10]。故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引入舒适护理模式,注重患者住院舒适感的提升,不仅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关怀,同时可稳定患者各项心理、生理指标,促进患者病情稳定,加快康复速度。
更高的护理技巧,更细致的护理内容是实施舒适护理的内在要求,故而在护理过程中,以改善患者舒适度作为出发点,围绕患者生理、心理采取恰当的护理操作,才能重点提高舒适护理质量。本研究中,通过细致评估患者具体情况,掌握个体实施舒适护理的关键点,是制定舒适护理方案的基础,为后续护理操作的展开具有指导意义。舒适的病房环境可快速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孤独感,保证患者安静的休息和睡眠环境,促进患者健康恢复。良好的心理护理内容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帮助患者克服紧张、焦虑,提高康复治疗信心,进而提升护理配合度。患者插管后,需长期卧床进行通气治疗,生理不适程度较高,且长期受压易带来较大痛苦,针对该现象进行体位护理及时消除卧床不适感,并采取被动运动等方式给予肢体一定程度的活动,是舒适护理的重要内容。
气管插管和吸痰护理则可以避免呼吸或吸痰时引发的呼吸道刺激,使得护理过程更平缓,舒适性更好。而且,采取一定措施降低患者感染概率,降低通气并发症风险,是患者顺利康复、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措施。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后平均用力呼气量、肺活量及潮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气道分压则低于对照组,表明舒适护理更有利于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可更大程度提升康复效果。经过舒适护理后,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显著良好,满意率较高,则显示患者从积极感知层面体会到舒适护理有助于疾病康复,进而取得主动配合,且普遍满意该护理模式。从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舒适护理也有效避免了呼吸道感染,为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
表 1 2组护理后呼吸功能比较(x±s)
组别 平均用力呼气量/% 平均肺活量/L 平均气道峰压/cmH2O 平均潮气量/mL 观察组 85.74±6.34* 3.66±0.57* 23.65±2.52* 562.20±68.37* 对照组 69.28±8.51 3.15±0.83 27.71±2.86 456.69±82.43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2 2组护理配合度、满意度比较(x±s)[n(%)]
组别 护理配合度/分 满意 观察组 9.08±0.71* 47(94.0)* 对照组 7.65±1.26 39(78.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呼吸机相关肺炎 口鼻黏膜损伤 声带损伤 压疮 总计 观察组 1 2 0 2 5(10.00)* 对照组 4 4 2 3 13(26.0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
[1] 舒适. 两种不同机械通气方法抢救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对比[J]. 实用老年医学, 2017, 31(7): 56-5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LA201707016.htm [2] 毛智慧, 张欢, 孙晓婷, 等. 舒适护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7, 31(5): 6-1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HZ201705001.htm [3] 蔡柏蔷. 呼吸内科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1-12. [4] 李雪秋. 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5): 146-14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BZ201705087.htm [5] 刘美荣. 强化心理护理对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效果的影响[J]. 武警医学, 2018, 29(11): 26-2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JYX201811006.htm [6] 余晓岚. ICU体位护理对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效果评价[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 9(2): 75-7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MYD201802039.htm [7] 李菡, 黄鹤, 王月明, 等.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护理改良方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6): 133-135. doi: 10.7619/jcmp.201716044 [8] 朱明华, 毕艳华, 刘华, 等. 呼吸机管路内细菌污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10): 2233-223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YY201710019.htm [9] 刘仙岭, 韩文秀. 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2): 8216-8219. doi: 10.3877/j.issn.2095-8242.2017.42.069 [10] 欧康丽. 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32): 168-16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SA201732094.htm -
期刊类型引用(16)
1. 王丹,常阳阳,徐飞.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方案在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实用医刊. 2024(03): 75-78 . 百度学术
2. 黄菁菁. 层级护理模式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24(25): 98-102 . 百度学术
3. 林艳萍,林兰,黄梅英,梁晓燕. 多频振动排痰仪联合专项呼吸道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中外医学研究. 2023(18): 101-104 . 百度学术
4. 张静,吕米娟. 基于希望理论的移情护理结合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通气状态、肌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03): 168-170 . 百度学术
5. 孙燕燕. ICU呼吸衰竭应用人性化护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22(15): 27-29 . 百度学术
6. 王亚杰,李江花,李如美. 每日唤醒计划结合早期活动在E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21(02): 112-114 . 百度学术
7. 李君,曾一,张嫚. 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 2021(06): 149-150 . 百度学术
8. 华艳. 早期康复在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智慧健康. 2021(08): 104-106 . 百度学术
9. 黄娟,冯莉莉,赵永梅.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临床医学工程. 2021(08): 1113-1114 . 百度学术
10. 张文,孙燕. 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通气中的应用.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10): 206-207 . 百度学术
11. 杨艳,巢娟芬,郭梅萍. 呼吸机辅助呼吸联合舒适护理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21): 113-116 . 百度学术
12. 胡振珊. 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9): 103 . 百度学术
13. 柳香梅,陈英秀,赖桂逸. 早期康复方案在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 中外医学研究. 2020(25): 175-177 . 百度学术
14. 吕坤.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30): 108-109 . 百度学术
15. 俞敏娟. 舒适护理在R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42): 136+146 . 百度学术
16. 王元. 舒适护理在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现代养生. 2019(22): 204-20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3
- HTML全文浏览量: 192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