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或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杨勇胜

杨勇胜. 内侧或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21): 18-20, 24. DOI: 10.7619/jcmp.201921005
引用本文: 杨勇胜. 内侧或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21): 18-20, 24. DOI: 10.7619/jcmp.201921005
YANG Yongsheng. Application value of internal and lateral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ype A closed distal tibial fracture[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21): 18-20, 24. DOI: 10.7619/jcmp.201921005
Citation: YANG Yongsheng. Application value of internal and lateral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ype A closed distal tibial fracture[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21): 18-20, 24. DOI: 10.7619/jcmp.201921005

内侧或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683

Application value of internal and lateral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ype A closed distal tibial fracture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内侧或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骨伤科确诊的88例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均接受MIPPO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88例患者分为内侧固定组(n=44)和外侧固定组(n=44), 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等指标。
      结果  内侧固定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外侧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组术后1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成功随访≥6个月,其中内侧固定组平均随访8.35个月,外侧固定组平均随访8.29个月。2组切口感染、钢板弯曲、延迟愈合、踝关节疼痛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末次随访踝-后足功能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行内侧或外侧MIPPO的短期疗效接近,但内侧固定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和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优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A closed distal tibial frac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type A closed distal tibial fractu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MIPPO surgery combin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of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 and were divided into internal fixation group (n=44) and lateral fixation group (n=44) by simple random grouping method. The operative time, bleeding volum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s, fracture healing time, complications and ankle-hind foot function score of 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 internal fix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lateral fixation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1 day after operation (P>0.05). Both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successfully for more than 6 months.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8.35 months in internal fixation group, and 8.29 months in lateral fixation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cision infection, plate bending, delayed healing, ankle pain and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between medial fixation group and lateral fixation group(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OFAS scores at last follow-up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MIPPO for type A closed distal tibial fracture is similar, but internal fixation has advantages in shortening operation time, reducing operative bleeding and promoting fracture healing.
  • 冠心病已成为人类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1-3]。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由急性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一般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减少有关。冠状动脉微循环、心肌供氧与代谢需氧量失衡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其分子机制可能涉及血管内皮功能、免疫炎症、血栓形成、脂质代谢、氧化损伤等因素。目前,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包括硝酸盐类、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虽然有些药物起效快,疗效显著,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研究[4]发现,传统的抗心肌缺血治疗并不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仍有5%~15%的患者出现难治性心绞痛。血瘀证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因此活血化瘀是非常重要的治疗目标[5]。芪苈强心胶囊由11种中草药提取物组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凝血、降脂、抗凋亡、扩张血管、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6-7]。虽然目前研究证实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安全,但关于芪苈强心胶囊对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的研究较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反映药物的远期疗效。本研究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机制。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选取2020年4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41~73岁,平均(61.24±6.71)岁,其中男66例,女3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所有患者参与研究前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 ① 18~75岁患者; ②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依据,符合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要求的至少有1处冠状动脉狭窄且导管狭窄≥50%, 心肌缺血及心电图ST-T改变,且经心脏MRI或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证实的患者; ③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的患者; ②患有其他可能增大出血风险疾病的患者,例如重要器官出血(如脑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功能异常以及最近6个月内有活动性出血; ③怀孕、准备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 ④对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的患者; ⑤过去1个月内参加过或目前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终止标准: 研究对象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需特殊处理,或发生特殊生理反应等患者。本研究方案根据赫尔辛基宣言和临床研究伦理准则进行。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所有参与者的书面知情同意。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嚼服300 mg阿司匹林与600 mg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 4粒/次(每粒0.3 g), 3次/d。

    主要终点: ①血液流变学测试。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抗凝剂采集血样。使用Eppendorf CR22N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通过微量方法测定血细胞比容。使用自动毛细管黏度计在37 ℃下评估血浆黏度。使用旋转黏度计在37 ℃下以8种剪切速率和使用LBY-N6流变仪(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检测血液黏稠度。使用LG-B-190型红细胞聚集仪(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评估红细胞聚集性,该设备允许确定表征钱串状的聚集性状况形成速度的参数,包括初级和最终聚集时间和最小剪切速率,这些参数会导致钱串状的聚集性状况的部分解离(PD)或完全解离(TD)。实验是在未校正和校正血细胞比容浓度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Von Clauss方法进行纤维蛋白原测量。②血脂水平分析。治疗前后将空腹血液样本收集在不含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碧迪医疗)中。将样品在4 ℃下以3 000转/min离心15 min, 分离血清。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东京)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次要终点: ①冠状动脉CT检查。所用CT检查设备为西门子64排冠状动脉CT。动脉狭窄程度的观察方法为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行冠状动脉C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各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直径。如果有多个冠状动脉病变,取其平均值。冠状动脉狭窄评价方法为目视直径法下, 8管腔完全阻塞,或管腔直径缩小≥90%为闭塞。管腔直径减少75%~<90%, 50%~<75%和<50% 分别代表严重狭窄、中度狭窄和轻度或正常狭窄。具体操作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使用AI自动分析,同时使用人工复核,由3人以上专家组双盲评审。②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及图像分析。应用ILUMIEN OPTIS、C7-XR及OPTIS MOBILE SYSTEM成像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在病变适当预扩张后,将2.7F成像导管沿桡动脉途径送入指引导管中,设定自动回撤速度为20 mm/s, 扫描频率为100帧/s, 向导管内推注对比剂以排空血液,完成OCT检查并采集OCT图像。③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分。中医证候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主要症状(心悸、胸痛、胸闷)和次要症状(乏力、气短、面色深紫)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均分别评定0、1、2、3分。

    次要终点: ①冠状动脉CT检查。所用CT检查设备为西门子64排冠状动脉CT。动脉狭窄程度的观察方法为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行冠状动脉C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各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直径。如果有多个冠状动脉病变,取其平均值。冠状动脉狭窄评价方法为目视直径法下, 8管腔完全阻塞,或管腔直径缩小≥90%为闭塞。管腔直径减少75%~<90%, 50%~<75%和<50% 分别代表严重狭窄、中度狭窄和轻度或正常狭窄。具体操作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使用AI自动分析,同时使用人工复核,由3人以上专家组双盲评审。②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及图像分析。应用ILUMIEN OPTIS、C7-XR及OPTIS MOBILE SYSTEM成像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在病变适当预扩张后,将2.7F成像导管沿桡动脉途径送入指引导管中,设定自动回撤速度为20 mm/s, 扫描频率为100帧/s, 向导管内推注对比剂以排空血液,完成OCT检查并采集OCT图像。③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分。中医证候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主要症状(心悸、胸痛、胸闷)和次要症状(乏力、气短、面色深紫)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均分别评定0、1、2、3分。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使用suPARnostic® ELISA分析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和C反应蛋白(CRP)。所有试剂盒均按照制造商说明书使用。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评估,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效: 心绞痛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 心绞痛减轻,心电图结果显示缺血性ST段增加0.05~0.10 mV; 无效: 心绞痛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无变化。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分析为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2组治疗前后变化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平均年龄(59.53±5.67)岁,男、女分别为36、14例, 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4.31± 2.57) kg/m2, 平均收缩压为(125.26±11.38) mmHg, 舒张压为(75.12±9.65) mmHg, 病程为(6.37±2.47)年,其中近3年吸烟8例,饮酒11例。

    观察组平均年龄(63.41±6.28)岁,男、女分别为30、20例, 平均BMI为(23.56±2.25) kg/m2, 平均收缩压为(121.57±14.52) mmHg, 舒张压(77.30±8.54) mmHg, 病程(7.18±2.25)年,其中近3年吸烟11例,饮酒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 ±s)
    指标 时点 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
    全血高切黏度/(mPa·s) 治疗前 6.24±0.43 6.18±0.41
    治疗后 5.58±0.30* 4.32±0.26*#
    全血低切黏度/(mPa·s) 治疗前 11.94±0.70 12.02±0.69
    治疗后 10.49±0.61* 9.37±0.58*#
    血浆黏度/(mPa·s) 治疗前 1.94±0.28 1.95±0.26
    治疗后 1.41±0.20* 1.06±0.12*#
    纤维蛋白原/(g/L) 治疗前 6.37±0.35 6.40±0.31
    治疗后 4.38±0.25* 3.25±0.21*#
    红细胞聚集指数 治疗前 5.81±0.26 5.76±0.24
    治疗后 4.52±0.20* 3.97±0.19*#
    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前, 2组患者血脂代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较治疗前降低, 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指标比较(x ±s)
    指标 时点 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
    TG/(mmol/L) 治疗前 2.19±0.15 2.20±0.13
    治疗后 2.03±0.10* 1.86±0.09*#
    TC/(mmol/L) 治疗前 5.52±0.30 5.53±0.28
    治疗后 5.11±0.32* 5.02±0.25*#
    HDL-C/(mmol/L) 治疗前 1.17±0.04 1.18±0.03
    治疗后 1.27±0.03* 1.30±0.02*#
    LDL-C/(mmol/L) 治疗前 3.15±0.10 3.16±0.11
    治疗后 2.86±0.09* 2.70±0.07*#
    TG: 甘油三酯; TC: 总胆固醇;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前, 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中医证候评分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图 1

    表  3  2组中医证候评分和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比较(x ±s)
    指标 时点 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
    中医证候评分/分 治疗前 37.29±2.46 38.51±2.19
    治疗后 26.58±1.62* 13.47±1.38*#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治疗前 68.32±9.73 70.40±8.61
    治疗后 57.29±6.88* 42.56±5.23*#
    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1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OCT图像

    治疗前, 2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suPAR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2组患者TNF-α、suPAR和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TNF-α、suPAR和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  4  2组炎症标记物比较(x ±s)
    指标 时点 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
    TNF-α/(pg/mL) 治疗前 4.57±0.46 4.63±0.44
    治疗后 4.12±0.26* 3.56±0.25*#
    suPAR/(ng/mL) 治疗前 4.25±0.26 4.28±0.27
    治疗后 3.69±0.23* 3.15±0.20*#
    CRP/(mg/L) 治疗前 2.34±0.15 2.41±0.11
    治疗后 2.18±0.12* 1.95±0.10*#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suPARL: 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CRP: 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17例。观察总有效率为84.00%, 高于对照组的6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稳定型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和“久治心痛”的中医范畴。冠心病患者可能在心前区遭受压迫性疼痛[8-10], 重症患者可出现胸痛向背部放射、腰痛向心脏放射、固定痛、针刺痛等血瘀证[11-14]。血瘀证多见于冠心病,既是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又是其病理产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伴有明显血脂异常,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最危险的因素[15-18]

    芪苈强心胶囊是由黄芪、人参、附子、丹参、川芎、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黄花菜、陈皮这11种中草药制成,其对心血管系统或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芪苈强心胶囊还可降低血脂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形成,调节脂蛋白代谢紊乱,抑制高脂血症的进展。血脂异常和低度炎症水平升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展预后不良有关[19]。本研究使用CRP、TNF-α和suPAR描述低度炎症状况,CRP是众所周知的低度炎症标志物,而TNF-α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联系中很重要, suPAR被认为在不稳定斑块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强心胶囊可显著改善血脂异常,并减轻低度炎症。动脉壁内膜和中膜中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能够引发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本研究发现,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TNF-α、suPAR和CRP水平。较高水平的炎症状态是高脂血症发展的早期事件,芪苈强心胶囊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冠心病心绞痛的发展。芪苈强心胶囊在改善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血液流变学,特别是全血黏度及其主要决定因素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与心血管事件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有关[20-22]。血液黏度升高可能通过增强血小板与内皮下黏附、增加蛋白质对动脉壁的浸润以及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部位的局部剪切应力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本研究证明,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反映了红细胞聚集的能力,低剪切血液黏度越高,红细胞聚集能力越强。红细胞聚集指数是一个客观指标,可有效反映红细胞聚集能力[23-24]。全血黏度增大归因于红细胞聚集,而红细胞聚集又受到其他流变参数的影响,包括膜表面电荷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当红细胞聚集增多时,微循环阻力和血液黏度增大,可能导致毛细血管阻塞、血液灌注减少、缺氧和血栓形成,这些都是冠状动脉疾病的诱因。全血高切黏度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效的微循环灌注、红细胞正常寿命和正常血流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密切相关,变形能力是改变其形状以适应血流条件的能力。当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时,钙蛋白开始出现在红细胞表面,使脂质堆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导致血液循环减缓。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浆黏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和球蛋白的浓度,是影响全血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血浆黏度增加时,全血黏度也相应增大。血浆作为红细胞的介质,不仅影响全血黏度,而且影响红细胞的变形和聚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血液黏度增加有关。改变流变参数与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发症包括左心室肥大的发生相关。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血液高黏度会导致冠状动脉储备受限以及血栓形成。血液黏度增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阻力变化有关。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流变学改变也被描述为血液和血浆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并且与微循环异常有关。相关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血液黏度过高,这种高黏度综合征有助于增加剪切应力。本研究发现,芪苈强心胶囊比常规药物更能降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综上所述,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调节脂蛋白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度,值得临床推广。

  • 表  1   2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比较(x±s)

    指标 内侧固定组
    (n=44)
    外侧固定组
    (n=44)
    手术时间/min 64.28±8.57* 85.16±10.93
    手术出血量/mL 54.02±10.42* 82.18±15.07
    术后1 d VAS评分/分 3.21±0.65 3.36±0.81
    骨折愈合时间/月 5.01±0.94* 5.48±1.13
    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与外侧固定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患者随访并发症和AOFAS评分比较(x±s)[n(%)]

    组别 n 并发症 AOFAS评分/分
    切口感染 钢板弯曲 延迟愈合 踝关节疼痛 合计
    内侧固定组 44 3(6.82) 0 1(2.27) 2(4.55) 6(13.64) 86.24±7.35
    外侧固定组 44 2(4.55) 1(2.27) 2(4.55) 3(6.82) 8(18.18) 85.38±7.51
    下载: 导出CSV
  • [1] 蔡振宇, 杨伟, 施忠民. 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现状[J]. 中国临床医学, 2014, 21(3): 374-37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YX201403047.htm
    [2] 高峰, 许卫东, 聂庆杰. 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9, 15(1): 117-11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YBF201901044.htm
    [3] 张树峰, 宋来雪. 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骨下端骨折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 2017, 57(30): 91-9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YY201730027.htm
    [4] 陈浩, 贺增良, 方加虎. MIPPO术联合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8, 22(6): 49-5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SS201806009.htm
    [5] 董磊, 荆珏华, 王宏亮. 跟骨牵引辅助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 2018, 16(9): 1438-144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1809009.htm
    [6] 熊国胜, 余光书, 林焱斌, 等. 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Meta分析[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6, 24(2): 22-2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ZG201602006.htm
    [7] 朱兴建, 杨兵, 张宗山, 等. 锁定加压钢板内侧与外侧入路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 2015, 17(1): 72-7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XWK201501031.htm
    [8] 石伟哲, 肖海军. 内侧与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 30(6): 606-60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GJS201506015.htm
    [9] 韦旭明, 孙振中, 姜为民, 等. 前外侧和内侧经皮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5, 23(12): 29-3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ZG201512008.htm
    [10] 赵东, 刘志强, 杨红波, 等. MIPPO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 33(4): 426-42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GJS201804038.htm
    [11] 王泉, 王东来. 外侧钢板结合内侧经皮拉力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26): 3870-3875.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26.011
    [12] 张经纬, 何贤峰, 朱李梅, 等. 锁定钢板用于胫骨远端骨折外固定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 32(2): 164-16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GJS201702014.htm
    [13] 张雄, 王晓冬, 孙大兵, 等. 胫骨远端内侧入路钢板螺钉危险区解剖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 2018, 24(5): 431-433, 43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GKZ201805011.htm
    [14] 马张稳, 田红英, 白立榜, 等. 外置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伴重度软组织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J]. 临床骨科杂志, 2017, 20(1): 100-101. doi: 10.3969/j.issn.1008-0287.2017.01.045
    [15] 魏星, 李祖高, 陈健. 内侧与外侧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A型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3): 385-38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LL201803041.htm
  • 期刊类型引用(4)

    1. 王玉华,姜京汝,花义同,刘瑾.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联合超声对乳腺内结构扭曲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06): 35-37 . 百度学术
    2. 赖苏梅.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诊断乳腺病变的对比研究.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07): 1265-1268 . 百度学术
    3. 沈梓璇,刘海龙. DCE-MRI联合FFDM检查在乳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处方药. 2022(06): 145-146 . 百度学术
    4. 解丽君. X线及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21): 29-3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7
  • HTML全文浏览量:  151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8-1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2-28
  • 发布日期:  2019-11-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