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护理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王瑜, 卢洋, 张玉萍

王瑜, 卢洋, 张玉萍. “5A”护理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22): 73-75. DOI: 10.7619/jcmp.201922025
引用本文: 王瑜, 卢洋, 张玉萍. “5A”护理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22): 73-75. DOI: 10.7619/jcmp.201922025
WANG Yu, LU Yang, ZHANG Yuping. Effect of "5A"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fter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22): 73-75. DOI: 10.7619/jcmp.201922025
Citation: WANG Yu, LU Yang, ZHANG Yuping. Effect of "5A"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fter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22): 73-75. DOI: 10.7619/jcmp.201922025

“5A”护理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张玉萍

  • 中图分类号: R619

Effect of "5A"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fter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 摘要:
      目的  探讨“5A”护理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PKP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5A”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DVT发生率和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变化,并比较2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手术前后的PT、APTT、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5A”护理可有效改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预防DVT发生,促进康复,减轻患者的病痛及经济负担。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5A"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of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fter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who underwent PKP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5A"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cidence of DVT, and changes in prothrombin time (P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thrombin time (TT), fibrinogen (FIB) and D-dimer (D-D)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Meanwhile, ambulation time, hospital stay, hospitalization costs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while the incidence rate of DV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T, APTT, TT and FIB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P>0.05). The D-D level in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ambulation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earlier, the hospital stay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e hospitalization cost was significantly less,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5A"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ypercoagulabilit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VT, promote the recovery, and reduce the pain and economic burden of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fter PKP.
  •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包括脐疝及腹股沟疝。脐疝多发生于婴儿时期,且多可自愈,出生6个月内的腹股沟疝患儿可选择保守治疗,但6个月至14岁患儿无法自愈,需早期手术干预。微创手术相较于开放手术具有切口微小、愈合速度快、不留瘢痕等优点,其简单的手术操作及美容效果临床应用广泛[1-2]。但手术作为创伤性应激源,加之患儿年龄偏小,对诊疗操作的陌生,易造成患儿焦虑及恐惧,降低治疗配合度。研究[3]显示,学龄期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期,常规护理难以帮助患儿更好理解医疗操作内容。多元化沟通模式主张将多元化形式融入教育及沟通中,以患儿内心需求为出发,应用多种形式沟通技巧给予多方位护理干预[4]。童趣性诱导是基于儿童兴趣特点,实施富有童趣、趣味性的干预方法,刺激儿童兴趣敏感点,提高患儿配合程度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5]。本研究将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应用于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中,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包括脐疝及腹股沟疝。脐疝多发生于婴儿时期,且多可自愈,出生6个月内的腹股沟疝患儿可选择保守治疗,但6个月至14岁患儿无法自愈,需早期手术干预。微创手术相较于开放手术具有切口微小、愈合速度快、不留瘢痕等优点,其简单的手术操作及美容效果临床应用广泛[1-2]。但手术作为创伤性应激源,加之患儿年龄偏小,对诊疗操作的陌生,易造成患儿焦虑及恐惧,降低治疗配合度。研究[3]显示,学龄期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期,常规护理难以帮助患儿更好理解医疗操作内容。多元化沟通模式主张将多元化形式融入教育及沟通中,以患儿内心需求为出发,应用多种形式沟通技巧给予多方位护理干预[4]。童趣性诱导是基于儿童兴趣特点,实施富有童趣、趣味性的干预方法,刺激儿童兴趣敏感点,提高患儿配合程度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5]。本研究将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应用于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中,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纳入标准: ①均确诊为小儿疝气,择期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②年龄6~13周岁; ③既往无腹股沟区手术史; 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 ⑤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完整。排除标准: ①存在脐部或其他部位感染; ②心肺功能、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③特殊类型患儿; ④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 ⑤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男54例,女36例; 年龄6~12岁,平均(8.13±1.22)岁; 腹股沟疝类型: 直疝25例,斜疝51例,复合疝14例; 发病部位: 单侧60例,双侧30例; 平均手术时间(47.76±7.22)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30.51±2.85) mL。观察组男59例,女31例; 年龄7~11岁,平均(8.04±1.13)岁; 腹股沟疝类型: 直疝30例,斜疝48例,复合疝12例; 发病部位: 单侧55例,双侧35例; 平均手术时间(47.84±6.30)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30.28±3.14) mL。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儿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纳入标准: ①均确诊为小儿疝气,择期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②年龄6~13周岁; ③既往无腹股沟区手术史; 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 ⑤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完整。排除标准: ①存在脐部或其他部位感染; ②心肺功能、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③特殊类型患儿; ④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 ⑤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男54例,女36例; 年龄6~12岁,平均(8.13±1.22)岁; 腹股沟疝类型: 直疝25例,斜疝51例,复合疝14例; 发病部位: 单侧60例,双侧30例; 平均手术时间(47.76±7.22)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30.51±2.85) mL。观察组男59例,女31例; 年龄7~11岁,平均(8.04±1.13)岁; 腹股沟疝类型: 直疝30例,斜疝48例,复合疝12例; 发病部位: 单侧55例,双侧35例; 平均手术时间(47.84±6.30)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30.28±3.14) mL。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儿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应用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采用面对面讲解、发放健康手册、视频及微信等方式,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及疝微创手术方法宣教,包括腹股沟疝形成原因、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常规进行环境管理、饮食宣教及运动干预,手术当日采用玩具等哄逗患儿,术后进行并发症预防及出院后护理知识宣教。

    应用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采用面对面讲解、发放健康手册、视频及微信等方式,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及疝微创手术方法宣教,包括腹股沟疝形成原因、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常规进行环境管理、饮食宣教及运动干预,手术当日采用玩具等哄逗患儿,术后进行并发症预防及出院后护理知识宣教。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1) 组建护理小组。由儿科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4名与主治医生1名组成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小组提供理论支持,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干预方案,确定内容及实施方法。小组成员均接受多元化沟通及动画演示相关培训,培训课时为10个课时,所有成员均通过相关考核后方可进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内容,多元化沟通主要在患儿住院期间给予多种形式护患沟通技巧,包括共情、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并在患儿术前及术后分别给予2次动画演示干预,每次时间30 min。(2) 具体方法。①童趣性诱导干预: 首先由2名护理人员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趣味性互动,其中1名护士为患儿播放疝微创手术相关科普视频,视频主角为儿童喜爱的动画角色,通过动画角色将腹股沟疝疾病原因、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等知识进行生动有趣的演示,密切关注患儿观看视频的情绪变化,适时对患儿进行互动和提问,同时利用模型强调微创手术的重要性和无痛性,缓解患儿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情绪。另外1名护理人员在互动结束后,组织患儿及家长通过扮演卡通人物进行手术预演,手术预演中护理人员首先向患儿及家长展示手术完整流程及过程,由患儿和家长分别扮演医护人员,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将测量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术后护理等内容,提前准备器械、遵医嘱用药等操作进行演练,模型外观尽量还原真实器械,让患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疝微创手术过程及护理方法等。②共情: 患儿入院后,由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沟通了解患儿及家长情绪,对患儿焦虑、恐惧情绪及家长担忧等心理表示理解,采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手册了解患儿心理状态并进行记录,对于不良情绪较高的患儿进行重点标记并分析讨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重点关注其后续相关行为(攻击行为)。③语言沟通: 针对学龄期患儿特点,护理人员与其进行语言沟通时应多采用鼓励、积极性语言,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及时倾听患儿感受并回答患儿疑问,取得患儿信赖,使患儿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及护理。④非语言沟通: 在日常护理中可通过微笑、握手、抚摸头顶、轻拍肩膀等拉近与患儿的关系,给予患儿亲切感,通过轻柔、亲切的动作及目光鼓励患儿配合治疗,进行输液等医疗操作时,可准备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医护人员与家长共同商定代币奖励机制,例如按时用药的患儿给予1枚代币、疾病简单问题全部答对患儿给予2枚代币、配合医护操作等给予1枚代币、配合抽血及静脉操作等给予2枚代币等,每集齐10枚代币可奖励漫画书、小玩偶等,提高患儿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1) 组建护理小组。由儿科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4名与主治医生1名组成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小组提供理论支持,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干预方案,确定内容及实施方法。小组成员均接受多元化沟通及动画演示相关培训,培训课时为10个课时,所有成员均通过相关考核后方可进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内容,多元化沟通主要在患儿住院期间给予多种形式护患沟通技巧,包括共情、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并在患儿术前及术后分别给予2次动画演示干预,每次时间30 min。(2) 具体方法。①童趣性诱导干预: 首先由2名护理人员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趣味性互动,其中1名护士为患儿播放疝微创手术相关科普视频,视频主角为儿童喜爱的动画角色,通过动画角色将腹股沟疝疾病原因、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等知识进行生动有趣的演示,密切关注患儿观看视频的情绪变化,适时对患儿进行互动和提问,同时利用模型强调微创手术的重要性和无痛性,缓解患儿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情绪。另外1名护理人员在互动结束后,组织患儿及家长通过扮演卡通人物进行手术预演,手术预演中护理人员首先向患儿及家长展示手术完整流程及过程,由患儿和家长分别扮演医护人员,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将测量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术后护理等内容,提前准备器械、遵医嘱用药等操作进行演练,模型外观尽量还原真实器械,让患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疝微创手术过程及护理方法等。②共情: 患儿入院后,由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沟通了解患儿及家长情绪,对患儿焦虑、恐惧情绪及家长担忧等心理表示理解,采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手册了解患儿心理状态并进行记录,对于不良情绪较高的患儿进行重点标记并分析讨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重点关注其后续相关行为(攻击行为)。③语言沟通: 针对学龄期患儿特点,护理人员与其进行语言沟通时应多采用鼓励、积极性语言,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及时倾听患儿感受并回答患儿疑问,取得患儿信赖,使患儿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及护理。④非语言沟通: 在日常护理中可通过微笑、握手、抚摸头顶、轻拍肩膀等拉近与患儿的关系,给予患儿亲切感,通过轻柔、亲切的动作及目光鼓励患儿配合治疗,进行输液等医疗操作时,可准备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医护人员与家长共同商定代币奖励机制,例如按时用药的患儿给予1枚代币、疾病简单问题全部答对患儿给予2枚代币、配合医护操作等给予1枚代币、配合抽血及静脉操作等给予2枚代币等,每集齐10枚代币可奖励漫画书、小玩偶等,提高患儿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量表包括是否配合医疗操作、是否按时服药、能否配合医护人员、是否理解医嘱4个维度,满分0~10分,分为优秀(>8分)、良好(6~8分)、较差(< 6分),治疗配合度=(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量表包括是否配合医疗操作、是否按时服药、能否配合医护人员、是否理解医嘱4个维度,满分0~10分,分为优秀(>8分)、良好(6~8分)、较差(< 6分),治疗配合度=(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包括疾病知识、手术知识、注意事项、术后护理4个维度,满分0~100分,分为掌握(>90分)、基本掌握(70~90分)、未掌握(< 70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100%。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包括疾病知识、手术知识、注意事项、术后护理4个维度,满分0~100分,分为掌握(>90分)、基本掌握(70~90分)、未掌握(< 70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100%。

    采用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6]评估, SCARED共包含5个维度、41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法,总分0~82分,分数越高提示患儿焦虑程度越严重。

    采用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6]评估, SCARED共包含5个维度、41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法,总分0~82分,分数越高提示患儿焦虑程度越严重。

    采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7]评估, CMFS共包含13个条目,总分13~39分,分数越高提示恐惧越严重。

    采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7]评估, CMFS共包含13个条目,总分13~39分,分数越高提示恐惧越严重。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评估, 0分表示为无痛, 10分表示剧烈疼痛,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自行标出。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评估, 0分表示为无痛, 10分表示剧烈疼痛,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自行标出。

    采用SPSS 22.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 22.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为97.8%、95.6%, 均高于对照组的88.9%、8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组别 n 治疗配合度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优秀 良好 较差 掌握 基本掌握 未掌握
    对照组 90 39(43.3) 41(45.6) 10(11.1) 34(37.8) 44(48.9) 12(13.3)
    观察组 90 58(64.4)* 30(33.3) 2(2.2) 49(54.4)* 37(41.1) 4(4.4)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为97.8%、95.6%, 均高于对照组的88.9%、8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组别 n 治疗配合度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优秀 良好 较差 掌握 基本掌握 未掌握
    对照组 90 39(43.3) 41(45.6) 10(11.1) 34(37.8) 44(48.9) 12(13.3)
    观察组 90 58(64.4)* 30(33.3) 2(2.2) 49(54.4)* 37(41.1) 4(4.4)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入组时, 2组患儿SCARED及CMF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访视时及术后返回病房时,观察组SCARED及CMF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比较(x±s
    组别 n SCARED得分 CMFS得分
    入组时 术前访视时 术后返回病房时 入组时 术前访视时 术后返回病房时
    对照组 90 57.17±4.22 54.88±5.33 47.61±7.73 25.87±4.35 20.76±3.46 23.36±4.61
    观察组 90 56.94±5.81 31.62±4.15* 35.77±5.82* 26.01±4.18 16.85±2.75* 18.58±2.98*
    SCARED: 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 CMFS: 儿童医疗恐惧量表。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入组时, 2组患儿SCARED及CMF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访视时及术后返回病房时,观察组SCARED及CMF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比较(x±s
    组别 n SCARED得分 CMFS得分
    入组时 术前访视时 术后返回病房时 入组时 术前访视时 术后返回病房时
    对照组 90 57.17±4.22 54.88±5.33 47.61±7.73 25.87±4.35 20.76±3.46 23.36±4.61
    观察组 90 56.94±5.81 31.62±4.15* 35.77±5.82* 26.01±4.18 16.85±2.75* 18.58±2.98*
    SCARED: 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 CMFS: 儿童医疗恐惧量表。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术后2 h, 2组患儿V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24 h, 观察组患儿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x±s
    组别 n 术后2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对照组 90 3.55±0.50 1.84±0.33 1.13±0.24
    观察组 90 3.47±0.46 1.56±0.27* 0.82±0.12*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术后2 h, 2组患儿V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24 h, 观察组患儿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x±s
    组别 n 术后2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对照组 90 3.55±0.50 1.84±0.33 1.13±0.24
    观察组 90 3.47±0.46 1.56±0.27* 0.82±0.12*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疝气常见的症状是当患儿哭闹或便秘时腹压升高,导致腹股沟区出现软包块,若腹腔内脏器频繁进入疝囊,可能会导致疝孔变大、疝囊内脏器缺血坏死等情况发生。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是治疗小儿疝气最常见的微创手术[9], 但由于患儿表达能力及适应能力不足,患儿及家长对疝气疾病知识了解度较低,导致患儿焦虑、恐惧情绪严重,治疗配合度较低,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10]。学龄期患儿思维活跃且模仿能力强,因此针对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的护理干预应重视患儿个体差异性,在积极、主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沟通及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利于提高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分析其原因在于多元化沟通中融入了语言沟通、肢体沟通及奖励措施,相较于常规护患沟通更具有亲和力,可以减少患儿对医疗环境和医护人员的陌生感,肢体语言能够通过身体传达情绪和意图[11]。针对学龄期患儿,通过语言及肢体沟通能够安抚患儿情绪,更好地理解护理人员传达的医疗信息,通过设置奖励措施,通过激励干预更能让患儿积极参与疝气及手术相关知识的相关教育,提高患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度,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 童化诱导通过医疗游戏的设置,在缓解患儿负性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自我调节功能和主观能动性,能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治疗环境,提高其依从性。以往研究[12]显示,通过肢体语言及奖励措施等多种形式沟通方法,能够促进医护人员与患儿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增加患儿信任度,提高护理工作依从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应用的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将小儿疝气及手术相关晦涩难懂的医疗知识以动画形式表现,护理人员身穿动画服装进行模仿演示,使疾病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同时也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儿的关系,能够提高患儿学习专注度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阿丽古丽·阿不都热合木等[13]认为,童趣诱导干预避免了常规护理的枯燥乏味,通过奖励机制也有效提高了患儿的积极性及治疗配合度,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针对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临床护理中,可采用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取代常规沟通及护理方法,对提高患儿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配合度有一定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术前访视时及术后返回病房时观察组患儿SCARED及CMF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2、24 h, 观察组患儿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能缓解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焦虑、恐惧情绪,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为: 对医疗环境及手术过程缺乏了解等因素,均会导致患儿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易导致患儿出现哭闹、易激惹、不配合医疗措施等抵抗情绪,尤其在临近手术时,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手术进程及治疗效果[14]。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通过演示及角色扮演详细讲解手术过程,重点强调了无痛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负性情绪; 学龄期对疾病及手术具有一定认知力,且对图片、动画等具有童趣的事物充满兴趣,在患儿治疗期间通过童趣化诱导及多元化沟通,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健康知识了解度,还能更好地引起患儿共鸣,吸引患儿注意力,降低患儿认知难度,进而缓解焦虑及恐惧情绪。目前语言及非语言沟通、童趣化护理、动画演示等均在儿童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在改善护患关系,缓解不良情绪中发挥显著作用[15]。研究[16]显示,围术期焦虑及恐惧水平与疼痛可相互影响,焦虑及疼痛水平越高,疼痛程度越明显,本研究采用的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效缓解了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术后疼痛。相关研究[17]也证实,通过童趣化宣教、动画演示等形式有利于帮助患儿表达护理需求及内心情绪,还可通过与疼痛刺激竞争传导通路达到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耐受程度的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利于提高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能有效缓解患儿围术期焦虑及恐惧情绪,对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有一定积极作用。

    疝气常见的症状是当患儿哭闹或便秘时腹压升高,导致腹股沟区出现软包块,若腹腔内脏器频繁进入疝囊,可能会导致疝孔变大、疝囊内脏器缺血坏死等情况发生。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是治疗小儿疝气最常见的微创手术[9], 但由于患儿表达能力及适应能力不足,患儿及家长对疝气疾病知识了解度较低,导致患儿焦虑、恐惧情绪严重,治疗配合度较低,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10]。学龄期患儿思维活跃且模仿能力强,因此针对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的护理干预应重视患儿个体差异性,在积极、主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沟通及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利于提高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分析其原因在于多元化沟通中融入了语言沟通、肢体沟通及奖励措施,相较于常规护患沟通更具有亲和力,可以减少患儿对医疗环境和医护人员的陌生感,肢体语言能够通过身体传达情绪和意图[11]。针对学龄期患儿,通过语言及肢体沟通能够安抚患儿情绪,更好地理解护理人员传达的医疗信息,通过设置奖励措施,通过激励干预更能让患儿积极参与疝气及手术相关知识的相关教育,提高患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度,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 童化诱导通过医疗游戏的设置,在缓解患儿负性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自我调节功能和主观能动性,能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治疗环境,提高其依从性。以往研究[12]显示,通过肢体语言及奖励措施等多种形式沟通方法,能够促进医护人员与患儿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增加患儿信任度,提高护理工作依从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应用的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将小儿疝气及手术相关晦涩难懂的医疗知识以动画形式表现,护理人员身穿动画服装进行模仿演示,使疾病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同时也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儿的关系,能够提高患儿学习专注度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阿丽古丽·阿不都热合木等[13]认为,童趣诱导干预避免了常规护理的枯燥乏味,通过奖励机制也有效提高了患儿的积极性及治疗配合度,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针对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临床护理中,可采用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取代常规沟通及护理方法,对提高患儿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配合度有一定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术前访视时及术后返回病房时观察组患儿SCARED及CMF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2、24 h, 观察组患儿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能缓解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焦虑、恐惧情绪,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为: 对医疗环境及手术过程缺乏了解等因素,均会导致患儿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易导致患儿出现哭闹、易激惹、不配合医疗措施等抵抗情绪,尤其在临近手术时,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手术进程及治疗效果[14]。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通过演示及角色扮演详细讲解手术过程,重点强调了无痛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负性情绪; 学龄期对疾病及手术具有一定认知力,且对图片、动画等具有童趣的事物充满兴趣,在患儿治疗期间通过童趣化诱导及多元化沟通,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健康知识了解度,还能更好地引起患儿共鸣,吸引患儿注意力,降低患儿认知难度,进而缓解焦虑及恐惧情绪。目前语言及非语言沟通、童趣化护理、动画演示等均在儿童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在改善护患关系,缓解不良情绪中发挥显著作用[15]。研究[16]显示,围术期焦虑及恐惧水平与疼痛可相互影响,焦虑及疼痛水平越高,疼痛程度越明显,本研究采用的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效缓解了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术后疼痛。相关研究[17]也证实,通过童趣化宣教、动画演示等形式有利于帮助患儿表达护理需求及内心情绪,还可通过与疼痛刺激竞争传导通路达到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耐受程度的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利于提高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能有效缓解患儿围术期焦虑及恐惧情绪,对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有一定积极作用。

  • 表  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完全缓解 显著缓解 轻度缓解 无缓解 总有效
    对照组 100 28(28.00) 48(48.00) 13(13.00) 11(11.00) 89(89.00)
    观察组 100 44(44.00) 50(50.00) 4(4.00) 2(2.00) 98(98.00)*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时点 PT/s APTT/s TT/s FIB/(g/L) D-D/(mg/L)
    对照组(n=100) 术前 11.28±1.56 31.24±4.35 16.07±1.29 3.51±0.71 0.37±0.14
    术后14 d 12.71±1.37 34.11±5.25 15.46±1.13 4.68±1.59 1.21±0.64*
    观察组(n=100) 术前 11.32±1.64 31.18±4.62 16.06±1.55 3.47±0.72 0.36±0.11
    术后14 d 12.64±1.55 33.01±4.29 15.53±1.07 4.54±1.66 0.91±0.45*#
    PT: 凝血酶原时间;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TT: 凝血酶时间; FIB: 纤维蛋白原; D-D: D-二聚体。
    与术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x±s)

    组别 n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人民币
    对照组 100 14.67±3.25 2.45±0.60 9.46±0.72
    观察组 100 12.00±2.56* 2.02±0.45* 8.92±0.48*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疼痛未缓解 术后骨水泥渗漏 术后血栓 合计
    对照组 100 8(8.00) 5(5.00) 7(7.00) 20(20.00)
    观察组 100 4(4.00) 2(2.00) 3(3.00) 9(9.00)*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下载: 导出CSV
  • [1] 谢申, 祝少博. 经伤椎和跨伤椎螺钉置入固定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脊柱稳定性长期随访[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4): 522-52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KF201604013.htm
    [2] 唐汉武, 林一峰, 孙丽, 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1(1): 7-1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EST201401004.htm
    [3] 于振和, 李东君.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 15(6): 555-557. doi: 10.3969/j.issn.1009-6604.2015.06.022
    [4] 吴泳锐, 陈秀芹.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2): 310-31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1502057.htm
    [5] 曹舜, 丁洪伟.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PKP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18, 27(7): 1147-1150. doi: 10.3969/j.issn.1004-745X.2018.07.006
    [6] 江玲珠, 全仁夫.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6): 124-126, 13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CY201406048.htm
    [7] 闫长红, 于铭.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J]. 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4, 52(z2): 167-168. 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NINX201301001037.htm
    [8] 徐莹, 李伟明. 护理措施对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 92-9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ZL201702029.htm
    [9] 杨静, 马靖猷, 张静. 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8): 1659-166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LHL202004112.htm
    [10] 李琴, 苗琼. 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高龄患者腰椎骨折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2): 172-173, 17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YZL201722072.htm
    [11] 陈娟, 马玲. 应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 15(8): 917-92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LHL201508011.htm
    [12] 都凤丽. "5A"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0): 77-79. doi: 10.7619/jcmp.201620024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8-18
  • 录用日期:  2019-09-2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2-28
  • 发布日期:  2019-11-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