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aVision自动化血细胞数字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

杨迪, 张俊, 韦俊杰, 李华玲

杨迪, 张俊, 韦俊杰, 李华玲. CellaVision自动化血细胞数字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12): 129-132. DOI: 10.7619/jcmp.202012036
引用本文: 杨迪, 张俊, 韦俊杰, 李华玲. CellaVision自动化血细胞数字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12): 129-132. DOI: 10.7619/jcmp.202012036
YANG Di, ZHANG Jun, WEI Junjie, LI Hualing. Progress of CellaVision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system for haemocyt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0, 24(12): 129-132. DOI: 10.7619/jcmp.202012036
Citation: YANG Di, ZHANG Jun, WEI Junjie, LI Hualing. Progress of CellaVision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system for haemocyt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0, 24(12): 129-132. DOI: 10.7619/jcmp.202012036

CellaVision自动化血细胞数字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8KJA320014)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李华玲,E-mail:hlli@yzu.edu.cn

  • 中图分类号: R446.11

Progress of CellaVision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system for haemocytes

  • 摘要: CellaVision自动化血细胞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是一种新兴的细胞检验技术,其可以独立处理和检查所有实验室的细胞图像,在血液细胞的形态检查及实验管理中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对CellaVision系统在红细胞、体液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Abstract: CellaVision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system for haemocytes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 new-type cell analyzer that is capable of independently process and check all cell imaging,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experimental management. This study reviewed its application in detection of red blood cells, humoral cells, white blood cells and platelets.
  •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生长导致的一种内分泌疾病。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呈快速上升趋势。高分辨率超声(US)对甲状腺结节的实际检出率为20%~76%[1]。临床上,甲状腺结节分为孤立结节和多发结节; 根据结节性质不同,可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其中大多数为良性,疾病初期无特殊症状[2], 仅需定期随访观察。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病变占比5%~15%。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TC)的发病率为1.5%左右[3]。TC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最多见[1]。临床检查发现,直径为1 cm以内的微小甲状腺结节患者较多,因此,选用合适的方法提高微小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诊断效率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虽然大多数PTMC呈惰性生长,但有少部分具有高侵袭性,可造成不良临床结局。采用常规US检查微小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有限,容易出现漏诊,也可能导致过度手术。细针穿刺活检(FNAB)细胞学诊断以微创、经济、安全、准确度高等优势已成为术前诊断甲状腺结节最常用的方法,鉴别良恶性结节有较好的效果[4]。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PTC中仍有大约20%的患者单独采用FNAB穿刺甲状腺细胞无法得到最终明确诊断[5]。随着PTC相关分子诊断技术的日趋成熟,基于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的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BRAF)基因突变检测有利于PTC的诊断, BRAFV600E诊断PTC的特异性较高[6]。术前对微小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标本同时进行BRAFV600E突变检测,能够提高PTMC的阳性检出率,降低FNAC诊断的假阴性率。本研究对患者行US检查、US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及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探讨联合检测对PTMC的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9月内分泌科中高风险微小甲状腺结节患者103例(144个结节)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82例。将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良性结节或恶性结节的89例患者(129个结节)作为进一步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良性1例,恶性15例),女73例(良性15例,恶性58例),年龄23~75岁,平均(45.0±4.6)岁。所有纳入研究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直径均≤10 mm, 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US检查,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并行US-FNAC及BRAFV600E基因检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百胜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行常规US检查,以判断微小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深度及毗邻关系等是否适合行细针穿刺。确定穿刺目标后,予以US-FNAC, 同时行BRAFV600E基因检测。

    被穿刺者取仰卧位,肩下方用枕头垫高,使其头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区。首先,用US探查甲状腺及颈部引流区淋巴结,再次明确病灶性质、回声、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及边界等情况; 然后确定穿刺点并予以定位。常规消毒铺巾,以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选用NS18/10穿刺活检针(生产厂家GALLINI S. R. L.) 进行穿刺。平均每个结节穿刺3~4针,其中的2~3针行细胞学检查,1针行BRAFV600E基因检测; 多个结节者选择TI-RADS分级较高的结节行BRAFV600E基因检测; 高风险或异常的淋巴结同时行穿刺并对洗脱液行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穿刺完毕局部予以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固定,并按压,嘱术后注意事项。

    以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确诊TC。综合评估微小甲状腺结节的US特点,对微小甲状腺结节及病理分类结果进行汇总分析。① US检查评估指标: 垂直位、实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点状强回声或微钙化,边缘不规则或模糊或腺外侵犯。若存在≥3种指标则考虑为TC。TI-RADS分级[3]及代表意义: 1级提示正常甲状腺; 2级提示良性结节(无恶性); 3级提示可能良性结节; 4a级提示恶性率5%~10%; 4b级提示恶性率>10%~50%; 4c级提示恶性率>50%~90%; 5级提示很可能为恶性结节(恶性率>90%); 6级提示活检证实为恶性结节。②根据Bethesda报告系统(TBSRTC)[7], 由病理科医师提供细胞学结果诊断报告,诊断报告分为6大类。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恶性风险程度代表意义: Ⅰ级提示不能用于诊断或不满意; Ⅱ级提示良性; Ⅲ级提示性质不明或不典型的滤泡性病灶; Ⅳ级提示(可疑)滤泡性; Ⅴ级提示可疑恶性; Ⅵ级提示恶性。若结果为Ⅴ、Ⅵ级则诊断为TC。③由迪安医学中心对BRAFV600E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突变则为阳性。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算US、US-FNAC、BRAFV600E基因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S检查显示,不同性质结节的纵横比、结构、回声、钙化及边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垂直位、低回声、点状强回声或微钙化及边缘不规则生长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US影像学特征结果比较 
    US影像学特征 分类 良性结节(n=47) 恶性结节(n=82) P
    纵横比 垂直位 2 73 <0.001
    水平位 45 9
    结构 实性或实性为主 43 82 0.031
    囊性为主 4 0
    回声 低回声或极低回声 10 76 <0.001
    高回声或等回声 37 6
    钙化 点状强回声或微钙化 6 70 <0.001
    无钙化 41 12
    边缘 不规则生长 3 68 <0.001
    规则生长 44 1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03例研究对象中, US-FNAC检查诊断为Ⅴ、Ⅵ级的患者63例(共98个结节,其中67个恶性),占比61.2%; Ⅲ、Ⅳ级的患者26例(共32个结节,其中14个恶性),占比25.2%; Ⅱ级的12例(共12个结节,无恶性),占比11.7%; Ⅰ级的2例(共2个结节,其中1个恶性),占比1.9%。BRAFV600E基因检测有72例发生突变(共111个结节,其中76个恶性),占比69.9%; 无突变患者31例(共33个结节,其中6个恶性),占比30.1%。103例研究对象的检测诊断结果见表 2

    表  2  US-FNAC和BRAFV600E基因检测结果 
    BRAFV600E基因检测 US-FNAC检测结果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Ⅵ级 合计
    基因突变 1 0 9 1 47 14 72
    无突变 1 12 11 5 2 0 31
    合计 2 12 20 6 49 14 10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US、US-FNAC、BRAFV600E基因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3%、62.5%、73.0%,79.5%、68.8%、77.5%和93.2%、68.8%、88.8%; 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最高,分别为97.3%、75.0%、93.3%。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良性结节或恶性结节的89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见表 3

    表  3  各种检查的诊断性能
    检查方法 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例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
    阳性(n=73) 阴性(n=16) 合计
    US 阳性 55 6 61 75.3 62.5 73.0
    阴性 18 10 28
    US-FNAC 阳性 58 5 63 79.5 68.8 77.5
    阴性 15 11 26
    BRAFV600E基因检测 阳性 68 5 73 93.2 68.8 88.8
    阴性 5 11 16
    三者联合检测 阳性 71 4 75 97.3 75.0 93.3
    阴性 2 12 1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TC是内分泌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高峰出现在40~50岁,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中国31个省的流行病学证据[8]显示,中国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0.4%。陆志峰等[9]报道,手术时发现, 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占比约22.6%。研究[10]表明,经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癌症报告显示, TC新发病例中超过一半为PTMC。大多数PTC患者预后良好[11]。研究[12]发现, TC的生物学特性正在向更具有侵袭性方向转变,少部分出现局部侵犯、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风险。FNAC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简便、有效方法。然而,实际临床工作中仍有一部分患者行US-FNAC后结节性质仍不能完全确定[13], 尤其是Bethesda分类为Ⅲ级或Ⅳ级时[14]。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手段来弥补FNAC的不足。

    肖迎聪等[15]报道,高风险结节并行BRAFV600E突变诊断PTC准确率达到98.1%, 联合US-FNAC对确定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更高的特异性。研究[16]显示, BRAF基因突变与PTMC的侵袭性关系密切,在PTC侵袭性变异亚型中, BRAF基因突变率达89%。BRAF基因突变在PTC的诊断和个性化诊疗方案的制订以及临床预后预测方面提供了有力依据。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制订的指南[3]建议,虽然BRAEV600E基因突变结果在预测PTC的敏感性上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但其特异性高达90%。

    本研究采用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有效提高了FNAC和BRAFV600E单独检测的准确性。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与既往文献[17]结论一致。本研究中, 10例患者的US-FNAC检测结果为阴性,而BRAFV600E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术后病理结果确诊9例为PTC。两者诊断不一致原因为其中5例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另1例结节较小,直径仅有3~4 mm。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可以使临床诊断结果更精准,降低因穿刺操作手法偏差而漏诊的风险。桥本甲状腺炎(HT)可能与TC共存,其组织学类型以PTC最为常见。资料[18]显示,从发现HT到癌变的平均时间为6年,因此,对HT伴发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定期随访复查相当重要。

    103例研究对象中, 7例结节直径≤5 mm, 从结节直径来看并不符合《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19]和2017年美国放射学会(ACR)制订的指南[20]中的穿刺适应证。4例行US检查时发现结节(3个以上)有US高风险特征,并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其中1例首次US检查时在甲状腺区域未发现明显结节,仅有颈部淋巴结异常,再次行US时在左侧甲状腺后上方发现1个微小结节,征得患者同意后,加做了甲状腺结节及淋巴结FNAC、BRAFV600E基因检测以及淋巴结穿刺洗脱液TG检测,最后经手术确诊为PTMC。对于那些经US提示有多个风险US特征(如垂直位生长、沙粒样微钙化、边缘不规则的实性低回声病灶),尤其是还伴有局部高风险淋巴结(如淋巴结呈圆形、微钙化、淋巴门结构消失或皮髓质分界不清)时,临床医师则应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尽早积极进行临床处理。另外,本研究中1例患者仅US提示微钙化实性为低回声微小结节, US-FNAC与BRAFV600E基因检测均提示阴性,由于患者自觉压力较大,再三考虑后选择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PTMC。由此可见,甲状腺结节出现微钙化在诊断PTC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需要临床医师高度重视。FNAC因其仅为细胞学层面而非组织学诊断,故不能观察到血管和肿瘤包膜,无法区分滤泡细胞癌与滤泡细胞腺瘤,具有局限性。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PTMC的检出率,在有条件开展FNAB的医院适合临床推广应用。但两者联合检测仍有不足之处,如甲状腺结节经FNAC检查为Ⅲ级或Ⅳ级时, 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阴性,并不能排除TC的可能性[21]。因此,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更加简便且特异性、准确率更高的技术方法。

  • 武秋燕.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分类识别系统[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5.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工作会议纪要暨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标准释义[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4): 380-382.
    杨连成. 希森美康XS-1000i分析仪血常规复检规则的建立与评估[J]. 淮海医药, 2014, 32(1): 70-71.

    Briggs C, Longair I, Slavik M, et al. Can automated blood film analysis replace the manual differential?An evaluation of the CellaVision DM96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system[J]. Int J Lab Hematol, 2009, 31(1): 48-60.

    洪俊, 饶永彩. 评估CellaVisionTM DM96全自动数字细胞形态学分析系统在外周血血涂片中检测细胞内寄生虫的临床价值[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1(5): 123-126

    , 129.

    李正兰, 刘静诗, 罗西贝, 等. ACL-8000血细胞分析仪流水线技术联合染色镜检对疟疾筛查与诊断的临床应用[J]. 现代医院, 2017, 17(1): 131-133.

    Yoon J, Kwon J A, Yoon S Y, et 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ellaVision DM96 for Plasmodium vivax and Plasmodium falciparum screening in peripheral blood smears[J]. Acta Trop, 2019, 193: 7-11.

    Florin L, Maelegheer K, Muyldermans A,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CellaVision DM96 advanced RBC application for screening and follow-up of malaria infection[J].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8, 90(4): 253-256.

    张磊, 张彦平, 张雯, 等. CellaVision DM96血细胞数字图像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的性能评价[J]. 临床检验杂志, 2017, 35(2): 155-156.
    程翔, 王刚强, 胡恩亮, 等. CellaVision DM96高级红细胞应用软件在裂红细胞分析中的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14): 2009-2012.

    Criel M, Godefroid M, Deckers B,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red blood cell advanced software application on the CellaVision DM96[J]. Int J Lab Hematol, 2016, 38(4): 366-374.

    Nakashima M O, Doyle T J, Phelan-Lewin K, et al. Assessment of semi-quantitative grading of red blood cell abnormalities utilizing images from the CellaVision DM96 compared to manual light microscopy[J]. Int J Lab Hematol, 2017, 39(5): e110-e112.

    Horn C, Higa D, Lee L, et al. Performance of the CellaVision DM96 system for detecting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ic abnormalities[J]. J Pathol Inform, 2015, 6(1): 11-18.

    Riedl J A, Dinkelaar R B, van Gelder W. Automate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cells in body fluids by the digital microscopy system DM96[J]. J Clin Pathol, 2010, 63(6): 538-543.

    张彦平, 吴继博, 贺军涛, 等. CellaVision DM96在浆膜腔积液有核细胞分类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24): 3574-3575.

    Park S H, Park C J, Choi M O, et al. Automated digital cell morphology identification system(CellaVision DM96)is very useful for leukocyte differentials in specimens with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abnormalities[J]. Int J Lab Hematol, 2013, 35(5): 517-527.

    Francois M, Francoise T, Gothot A, et al.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CellaVision DM9600 for automated routine leucocyte differential in an academic hospital[J].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Laboratory Hematology, 2010, 32: 568-574.

    黄骥斌, 曾婷婷, 郭曼英, 等. CellaVision DM9600自动化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白细胞分类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 2012, 27(4): 299-303
    李蓓, 薛天琳, 崔华, 等. MLL基因重排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8, 35(6): 412-416.

    Cornet E, Perol J P, Troussard X.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relevance of the CellaVision DM96 system in routine analysis and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J]. Int J Lab Hematol, 2008, 30(6): 536-542.

    Eilertsen H, Henriksson C E, Hagve T A. The use of CellaVision DM96 in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presence of blasts in samples flagged by the Sysmex XE-5000[J]. Int J Lab Hematol, 2017, 39(4): 423-428.

    任颖佳, 王悦, 刘汝峰, 等. CellaVision DM96血细胞形态分析仪外周血细胞分类结果评价[J]. 临床检验杂志, 2014, 32(8): 568-571.
    王雯娟, 赵娟, 贺鹏程, 等. 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8, 26(2): 459-463.
    宋蓓, 张国军, 王平, 等. 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DM96在异常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22): 3246-3247

    , 3248.

    李光友. CellaVision DM96自动化数字图像分析系统在血小板聚集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10): 1435-1436.
    张磊, 段小静, 王金华, 等. 利用CellaVision DM96结合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 25(6): 955-958.

    Eilertsen H, Saether P C, Henriksson C E,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detection of blasts by Sysmex hematology instruments, CellaVision DM96, and manual microscopy using flow cytometry as the confirmatory method[J]. Int J Lab Hematol, 2019, 41(3): 338-344.

  • 期刊类型引用(24)

    1. 谌洪江. 体检彩超筛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筛查效能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25(02): 32-35 . 百度学术
    2. 沈亚珍,范雯,陈志科.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02): 46-48 . 百度学术
    3. 邓淑敏,朱海侠. 彩超血流参数联合血清STK1水平检测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 河南医学研究. 2025(03): 456-459 . 百度学术
    4. 陈香梅.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03): 125-127 . 百度学术
    5. 孙琦囡,杜磊,段春华.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US-FNAC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01): 94-97 . 百度学术
    6. 李传印,崔志英,韩霞,严梦寒.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研究. 2024(03): 126-129 . 百度学术
    7. 黄晓萍,贺军. 细针抽吸细胞学联合检测BRAF~(V600E)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基层医药. 2024(03): 342-346 . 百度学术
    8. 谭小娇. 心肌酶谱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中的意义. 智慧健康. 2024(05): 105-108 . 百度学术
    9. 孙斌,刘长乐,林福建,曾林胜,黄友贞. 25G型细针对彩超引导下富血供甲状腺结节下穿刺标本满意率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24(12): 57-60 . 百度学术
    10. 银园精,廖明珍.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09): 90-92 . 百度学术
    11. 卢小利,李洲,周勤鹏,卢淑贞,马友良,杨少胜,高建珠,陆燕虹,单艳丽,何光智. 现场快速评估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15): 173-175+178 . 百度学术
    12. 王明军,薛源,乔楠,乔乐乐,刘九洲,任宁,程维刚.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V600E基因突变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癌症进展. 2024(17): 1952-1955 . 百度学术
    13. 赵婷婷.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特征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20): 35-37 . 百度学术
    14. 林立龙.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12): 1859-1861 . 百度学术
    15. 黄星月,袁霄,夏允,吴蕾,刘悌.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中国辐射卫生. 2024(05): 590-594 . 百度学术
    16. 郑小蓓.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医药前沿. 2024(14): 48-50 . 百度学术
    17. 徐树发. 甲状腺TI-RADS分类结合彩超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22): 11-13+103 . 百度学术
    18. 黄莉,倪圣霞. 彩色多普勒超声、US-FNA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影像技术. 2023(04): 68-72 . 百度学术
    19. 孙明月,董中琴.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 临床研究. 2023(09): 126-129 . 百度学术
    20. 徐涛.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20): 168-170 . 百度学术
    21. 史文利,王康玮,杜洪. 甲状腺细胞学诊断联合基因检测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06): 18-22 . 百度学术
    22. 刘文凤,邵婷.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C-TI-RADS在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23): 191-193 . 百度学术
    23. 崔丽娟.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实用医技杂志. 2023(10): 702-705 . 百度学术
    24. 程小莉,赵静,张玲铃.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23): 80-8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91
  • HTML全文浏览量:  97
  • PDF下载量:  58
  • 被引次数: 2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3-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

根据国家关于期刊质量管理的相关要求,为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防范学术不端风险,《实用临床医药杂志》要求文章重复率不超过20%。即日起,请作者在向《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投稿前先通过维普、万方等权威数据库进行论文查重检测。作者通过投审稿系统投稿时,需要提交稿件及本文重复率不超过20%的查重检测报告。

鉴于作者在外部渠道查重易造成论文与成果泄漏,《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官网联系了维普论文检测系统(链接地址:https://vpcs.fanyu.com/personal/jcmp)、万方检测系统(链接地址:http://jcmp.wfcheck.cn/),便于作者进行预查重检测。维普论文检测系统、万方检测系统为第三方检测,具体事宜请作者与检测方接洽(维普联系电话:400-607-5550;万方联系QQ:800856851;电话:18677087062)。

同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提醒广大作者尽早关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并登陆官方网站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官方微信二维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官方网站三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