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B族链球菌的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结局分析

王俊, 安良, 王亮亮, 张利平

王俊, 安良, 王亮亮, 张利平. 携带B族链球菌的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结局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15): 55-57. DOI: 10.7619/jcmp.202015015
引用本文: 王俊, 安良, 王亮亮, 张利平. 携带B族链球菌的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结局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15): 55-57. DOI: 10.7619/jcmp.202015015
WANG Jun, AN Liang, WANG Liangliang, ZHANG Liping. Analysis on pregnancy outcomes of pregnant women carrying group B Streptococcus in the late pregnancy[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0, 24(15): 55-57. DOI: 10.7619/jcmp.202015015
Citation: WANG Jun, AN Liang, WANG Liangliang, ZHANG Liping. Analysis on pregnancy outcomes of pregnant women carrying group B Streptococcus in the late pregnancy[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0, 24(15): 55-57. DOI: 10.7619/jcmp.202015015

携带B族链球菌的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结局分析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张利平,E-mail:604678094@qq.com

  • 中图分类号: R714.251

Analysis on pregnancy outcomes of pregnant women carrying group B Streptococcus in the late pregnancy

  • 摘要: 目的 观察携带B族链球菌妊娠晚期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分析细菌培养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结果。 方法 选取210例携带B族链球菌的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并采集肛周以及阴道下三分之一处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PCR法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以及孕妇妊娠结局。 结果 与肛周样本检测结果比较,阴道样本检测的阳性率显著较高(P<0.05); PCR与细菌培养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其他孕周比较, >34~37周孕妇的B族链球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较高(P<0.05); B族链球菌阳性患者的羊膜炎、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患者(P<0.05)。 结论 PCR检测法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中的疾病检出率较高,且携带B族链球菌的孕妇会对母婴结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carrying group B Streptococcus on pregnant outcomes in late pregnancy of pregnant women, an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det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10 pregnant women carrying group B Streptococcus were selected, and all pregnant women's perianal secretions and secretions one third of the lower vagina were collected, and were given bacterial culture and PCR detection.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pregnancy outcomes of pregnant women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ectal sample detection result, the positive rates of vaginal samples were higher(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PCR and bacterial culture detection(P>0.05).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estational weeks, the pregnancy with gestational weeks >34~37 had higher positive rate of group B Streptococcus(P<0.05);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mnionitis, intrauterine infection, and fetal distres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group B negative Streptococcus(P<0.05). Conclusion PCR detection method has a higher detection rate of group B Streptococcus in late pregnant women, and pregnant women carrying group B Streptococcu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
  • 冠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性变化造成冠脉闭塞或狭窄,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1]。心肌负荷的压力增大引发的心肌短暂性的缺血缺氧变化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致死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及巨大的经济压力[2]。依据2014年WHO发布的全球疾病评估报告,过去10年造成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心脑血管疾病[3]。因此,减少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4]。相关研究[5]显示,康复训练可使冠心病患者的5年病死率下降25%~46%, 并使心肌梗死(非致命性)的复发率下降31%。本研究探讨了心脏康复策略对冠心病患者心肌酶谱及心室重塑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6—12月在本院治疗的14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6]相符; ②通过心电图、影像检查等严格确诊; ③参与研究前1个月内没有服用过稳心颗粒或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排除标准: ①伴肾、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 ②伴发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等的患者; ③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8例,康复组78例。对照组男37例,女31例; 年龄47~78岁,平均(61.73±7.27)岁; 病程1~9年,平均(5.03±1.13)年; 心功能Ⅱ级43例,心功能Ⅲ级25例; 平均住院时间为(7.84±2.85) d; 吸烟者13例。康复组男44例,女34例; 年龄49~77岁,平均(60.36±8.26)岁; 病程1~10年,平均(5.86±1.05)年; 心功能Ⅱ级46例,心功能Ⅲ级32例; 平均住院时间为(8.07±2.21) d; 吸烟者1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

    康复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策略干预。①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由于缺乏对预后、疾病及手术的了解,极易产生恐慌、紧张、担忧等情绪,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详细介绍疾病及预后情况,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增强患者战胜病痛的信心; 保持住院环境舒适、温馨,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防止增大心肌耗氧量,并对心律失常进行预防。②康复护理: 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手术切口的状况,观察穿刺位置(股动脉)是否发生渗血、鞘管是否出现移位等状况。如患者术后并未发生不良后果,通常鞘管的拔出时间是术后6 h内,拔出鞘管后,观察患者术侧皮肤颜色、温度及动脉搏动等状况。给予患者头高足底位,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告知患者及家属食用易消化、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饮水习惯。定时观察,记录好患者尿液的量、颜色的变化情况。与此同时,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血液高凝现象,需要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医嘱给予患者替罗非班治疗,于术后持续进行48 h, 防止出现支架内栓塞,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发生出血、胸闷状况,依据实际情况予以抗生素治疗。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制定适当的康复训练计划,于术后4~5 d, 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起、坐训练以及洗漱、进食等活动; 术后6~10 d, 协助患者坐床休息,指导患者下床进行活动,对活动时间进行控制; 此后,按照患者实际恢复状况,协助患者爬楼梯或于院外进行散步等运动,对训练时间、运动量进行控制,确保科学合理。

    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室重塑(主要包括心绞痛、心率失常、ST段改变以及梗死面积扩大)情况。心肌酶谱指标检测方法: 护理1个月后,取所有患者4 mL静脉血,使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LDH、CK、HBDH、CK-MB及AST水平进行检测。心功能检查方法: 在护理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主要指标有CI、CO及LVEF。

    选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康复组LDH、CK、HBDH、CK-MB以及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护理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比较(x±s)  IU/L
    组别 n LDH CK HBDH CK-MB AST
    对照组 68 51.64±7.15 64.87±24.16 190.37±40.27 473.02±61.20 305.35±79.37
    康复组 78 17.03±3.79* 23.52±4.64* 83.38±29.06* 123.85±25.73* 114.40±50.26*
    LDH: 乳酸脱氢酶; CK: 肌酸激酶; HBDH: α-羟丁酸脱氢酶; 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 AST: 谷草转氨酶。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护理前, 2组患者CI、CO、LVEF无显著差异(P>0.05); 护理后,康复组CI、CO、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比较(x±s)
    组别 CI/[L/(m2·min)] CO/(L/min) LVEF/%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38±0.82 2.96±0.79 3.48±0.96 4.78±0.96 51.84±3.69 55.58±2.49
    康复组 2.45±0.71 3.64±0.63* 3.46±1.27 5.56±0.80* 52.04±3.31 61.94±3.03*
    CI: 心脏指数; CO: 心排血量; LVEF: 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护理后,康复组心绞痛、心率失常、ST段改变以及梗死面积扩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患者护理后心室重塑情况比较[n(%)]
    组别 n 心绞痛 心率失常 ST段改变 梗死面积扩大
    对照组 68 19(27.94) 15(22.06) 12(17.65) 2(2.94)
    康复组 78 8(10.26)* 7(8.97)* 5(6.41)* 1(1.28)*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采用搭桥手术或支架对闭塞的冠状动脉进行有效疏通,可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却不能完全解除冠心病致病因素,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概率很高[7]。手术治疗后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狭窄者占10%~20%,且患者术后通常会出现生活质量、心理、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问题。心脏康复护理指提供给心脏病患者关于社会、心理、生理方面的支持,使患者最大程度恢复之前的社会功能[8]。目前,心脏方面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只是由医护人员依据经验进行,缺少科学性、系统性与延续性[9]

    心肌酶谱在临床中属于心肌损伤的研究指标,主要有LDH、CK、HBDH、CK-MB、AST, 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大脑、肾脏、肝脏及心肌中,损伤与病变位置的不同导致酶含量的变化不同[10-11]。本研究采用心脏康复策略对康复组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的LDH、CK、HBDH、CK-MB以及AST水平显著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说明采用心脏康复策略对患者实施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对心肌损伤起到预防作用。

    康复锻炼时,患者可因情绪激动、紧张而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以及心输出量升高[12]。开始运动后,由于神经机制的调节,患者会迅速出现各种血管、神经反应,且随着时间及运动量的增加反应也会增强,心肌耗氧量也会增大。不同时期的心肌的演变过程会随着不同机理进行变化,心室会出现扩大等心室重塑与机理改变[13-14]。尽管位于梗死区的心肌组织丧失了应该具有的张力,然而随着不停的心脏搏动,需对心室收缩末增加的容积进行承受,以降低心室舒张末张力及压力不正常与心室收缩末室壁张力对患者造成的影响[15]。形成瘢痕组织之前,位于梗死区的心肌抗张力会降低,且在心腔内压力的影响下,容易出现膨展,造成室壁变薄、心腔扩大,属于梗死心肌易损期[16]。因此,为了尽早恢复梗死区,减少或防止心室重塑的发生、发展,因此患者术后需保持绝对性休息,以防心脏负荷增大[17]。若患者术后大量运动,会使心脏负荷增大,对心室重塑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患者应在术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康复训练[18]。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心脏康复策略干预的康复组患者的心绞痛、心率失常、ST段改变及梗死面积扩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与上述研究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心脏康复策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减少心室重塑的发展,改善心功能。

  • 安淑霞, 史九波, 荆菁华, 等.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与细菌培养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诊断中应用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 26(6):709-711.
    林新祝, 吴健宁, 张雪芹, 等. 晚孕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6, 19(7):491-496.
    陈智尧, 曹雪莲, 温国明, 等. 深圳孕妇携带B族链球菌的血清型和毒素基因分析[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7, 33(5):667-670.
    张娇珍, 王小敏, 李丽娟. 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和药敏性试验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26(6):50-53.
    黄静, 林新祝, 赖基栋, 等. 孕妇B族链球菌定植及其早产儿感染状况的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 20(6):567-572.
    祝丽晶, 潘艳, 陈小颖, 等. B族链球菌快速筛查及耐药性检测多重PCR体系构建[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11):1900-1902.
    吴丽娟, 王飞玲, 邹建话, 等.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筛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9, 54(3):154-159.
    高晶, 汪雅萍, 蒋南燕, 等.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B族链球菌同源性分析及耐药基因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8, 41(1):24-28.
    黄静, 林新祝, 赖基栋, 等. 孕妇B族链球菌定植及其早产儿感染状况的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 20(6):567-572.
    叶知昀, 梁辉标, 许群, 等. 妊娠晚期女性B族链球菌携带情况及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8):1344-1346

    , 1359.

    王佳敏, 张丽, 张丽华, 等. B群链球菌多位点序列型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6, 41(8):638-640.
    沙莎, 贺学, 袁东亚, 等. 应用三引物荧光PCR-Sanger测序法检测FMR1全突变者和前突变携带者[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6, 33(6):844-848.
    陈小平, 王惠姣, 俞北伟, 等. B族链球菌产前筛查在母婴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6, 31(4):266-269.
  • 期刊类型引用(4)

    1. 曹宇,周达岸. 康复治疗学专业《运动疗法技术学》课程建设研究. 继续医学教育. 2024(03): 38-41 . 百度学术
    2. 郭玮,范杰诚,刘俊义. 呼吸训练联合矫形操在脊柱侧弯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24(06): 161-165 . 百度学术
    3. 姚鸣宇,朱赫,董亦直,宋鑫越,都亚新,吴瑞霞,祝勇. 施罗斯PSSE联合3D打印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 实用医学杂志. 2024(17): 2440-2447 . 百度学术
    4. 刘金龙,吴艳,苗秋菊,苏丹阳,张浩然,马渊博,杨晓鹏. 可视化3D打印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现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4(09): 969-97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2
  • HTML全文浏览量:  86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5-18
  • 发布日期:  2020-09-0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