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在无偿献血者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刘永霞, 刘欢, 刘燕, 赵妮

刘永霞, 刘欢, 刘燕, 赵妮. 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在无偿献血者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23): 113-115. DOI: 10.7619/jcmp.202023034
引用本文: 刘永霞, 刘欢, 刘燕, 赵妮. 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在无偿献血者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23): 113-115. DOI: 10.7619/jcmp.202023034
LIU Yongxia, LIU Huan, LIU Yan, ZHAO Ni. Role of automatic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alysis system in detecting of virus in voluntary blood donor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0, 24(23): 113-115. DOI: 10.7619/jcmp.202023034
Citation: LIU Yongxia, LIU Huan, LIU Yan, ZHAO Ni. Role of automatic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alysis system in detecting of virus in voluntary blood donor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0, 24(23): 113-115. DOI: 10.7619/jcmp.202023034

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在无偿献血者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刘欢, E-mail: wnu725214@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446.6;R512.6

Role of automatic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alysis system in detecting of virus in voluntary blood donors

  • 摘要: 目的 观察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在无偿献血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无偿献血者1 229例作为研究对象,每位献血者采集2管静脉血,1管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另1管用于核酸检测。 结果 核酸检测、ELISA检测的HBV阳性率分别为2.03%、0.9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核酸检测、ELISA检测的HCV阳性率分别为1.22%、1.1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核酸检测、ELISA检测的HIV阳性率分别为0.24%、1.0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HBV、HCV和HIV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筛查准确率,与ELISA检测方法比较各具优势, 2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病毒检测的准确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utomatic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alysis system in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HBV), hepatitis C virus(HCV)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 blood samples of blood donors. Methods A total of 1 229 volunteer blood donors were selected, two copies of blood in each donor were collected, 1 copy was used for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and another one was used for nucleic acid detection.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of HBV by nucleic acid test and ELISA test were 2.03% and 0.98%,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nucleic acid test and ELISA in detecting HCV were 1.22%and 1.1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nucleic acid test and ELISA in HIV detection were 0.24%and 1.06%,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Automatic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alysis system has higher accuracy rate in screening HBV, HCV and HIV in voluntary blood donors,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d ELISA detection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virus detection.
  • 乳腺癌已成为导致女性死亡的第2位原因,但其确切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放化疗等手段治疗乳腺癌,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部分患者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癌,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对控制乳腺癌的病情有很大帮助[2-3]。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之间维持着动态平衡,而某些疾病状态如肿瘤可引发病理性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调[4]。铁蛋白(SF)是一种在乳腺癌细胞中呈高表达的蛋白,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具有重要调节作用[5]。也有研究[6]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均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微小核糖核酸-132(miR-13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选取9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诊治乳腺癌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9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临床分期为Ⅰ~Ⅱ期35例,Ⅲ~Ⅳ期57例; 肿瘤直径>2 cm、≤2 cm分别为43、49例; 年龄31~62岁,平均(44.19±2.57)岁; 存在淋巴结转移51例,无淋巴结转移41例; 体质量指数(BMI)18~25 kg/m2,平均(22.03±0.25) kg/m2; 肿瘤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61例,高分化31例。另选取同期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炎)患者105例为对照组,年龄31~63岁,平均(44.23±2.61)岁; BMI为18~25 kg/m2, 平均(21.96±0.27) kg/m2。纳入标准: ①依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7]诊断为乳腺癌者; ②行影像学及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者; ③能够积极配合完成实验室检查者; ④年龄超过30周岁者。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肝肾等脏器损伤、免疫系统异常、全身性感染及凝血功能异常者; ②患有库欣综合征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③伴有其他严重恶性肿瘤者; ④伴有精神异常者。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资料收集: 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收集所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分期、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BMI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Th17与Treg的比值(Th17/Treg)以及SF水平、miR-145和miR-132表达水平,收集所选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 取其中2 mL, 采用济南中科瑞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型号: CasCyte-S7型)检测Th17、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 取剩余4 mL, 3 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取其中2 mL血清采用Trizol法提取总核糖核酸(RNA), 采用北京宝日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Takara试剂盒反转录得到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ABI Prizm7300序列检测系统)进行扩增,引物由广州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miR-145上游、下游引物分别为5′-CCTCACGGTCCAGTTTTCCC-3′、5′-CC ATGACCTCAAGAACAGTATTTCC-3′; miR-132上游、下游引物分别为5′-GCCGATAACAGTCTACAG C-3′、5′-CAGTGCAGGGTCCGAGG-3′。反应体系: 共20 μL, 包括cDNA模板2.0 μL、上下游引物各1.0 μL、12.5 μL GreenPremixExTaqTM Ⅱ、双蒸馏水8.5 μL; 反应条件: 循环40次, 95 ℃预变性、变性,分别反应30、5 s, 60 ℃退火30 s, 72 ℃延伸15 s。miR-145、miR-132相对表达量用2-ΔΔCt法计算; 取剩余2 mL血清,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 YZY-CIP-C100)检测血清SF水平。

    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Th17/Treg以及SF、miR-145和miR-132水平变化。比较研究组不同病理参数患者Th17/Treg以及SF、miR-145和miR-132水平。以对照组作为阴性病例,以研究组作为阳性病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h17/Treg、SF、miR-145、miR-132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使用MedCalc软件11.4版绘制ROC曲线。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外周血Th17/Treg、血清SF水平均更高,血清miR-145、miR-132表达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Th17/Treg、SF水平以及miR-145和miR-132表达水平比较(x±s)
    组别 n Th17/Treg SF/(ng/mL) miR-145 miR-132
    对照组 105 0.41±0.05 43.88±8.15 1.03±0.09 1.02±0.08
    研究组 92 0.49±0.06* 96.72±6.59* 0.47±0.06* 0.39±0.04*
    Th17/Treg: 辅助性T细胞17与调节性T细胞的比值; SF: 铁蛋白; miR-145: 微小核糖核酸-145; miR-132: 微小核糖核酸-132。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与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肿瘤高分化、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肿瘤中低分化、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miR-145、miR-132表达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肿瘤高分化、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肿瘤中低分化、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SF水平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与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Th17/Tre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研究组不同病理参数患者Th17/Treg以及SF、miR-145、miR-132水平变化(x±s)
    临床病理参数 n Th17/Treg高表达 t P SF/(ng/mL) t P miR-145 t P miR-132 t P
    肿瘤直径 1.795 0.076 0.955 0.342 2.051 0.043 10.058 < 0.001
            >2 cm 43 0.45±0.08 109.68±21.05 0.49±0.07 0.38±0.06
            ≤2 cm 49 0.42±0.08 106.03±15.49 0.52±0.07 0.53±0.08
    临床分期 0.950 0.345 27.472 < 0.001 25.531 < 0.001 10.372 < 0.001
            Ⅰ~Ⅱ期 35 0.45±0.11 61.33±9.52 0.70±0.07 0.48±0.07
            Ⅲ~Ⅳ期 57 0.47±0.09 128.73±12.44 0.38±0.05 0.35±0.05
    肿瘤分化程度 0.927 0.356 15.396 < 0.001 11.441 < 0.001 12.794 < 0.001
            中低分化 61 0.51±0.15 133.46±22.05 0.33±0.04 0.32±0.06
            高分化 31 0.48±0.14 70.07±8.54 0.44±0.05 0.51±0.08
    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6.676 < 0.001 14.790 < 0.001 17.201 < 0.001 28.738 < 0.001
            是 51 0.55±0.09 131.06±24.15 0.41±0.06 0.35±0.05
            否 41 0.43±0.08 71.49±10.03 0.68±0.09 0.71±0.0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Th17/Treg以及SF、miR-145、miR-132水平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 大于以上指标单独检测的AUC(0.764、0.753、0.682、0.724, P < 0.05), 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更高,见表 3图 1

    表  3  Th17/Treg以及SF、miR-145、miR-132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指标 AUC 95%CI P 敏感度/% 特异度/% 约登指数
    Th17/Treg 0.764 0.698~0.821 < 0.001 66.30 77.14 0.435
    SF 0.753 0.687~0.812 < 0.001 70.65 73.33 0.440
    miR-145 0.682 0.612~0.747 < 0.001 67.39 64.76 0.322
    miR-132 0.724 0.656~0.786 < 0.001 69.57 61.90 0.315
    联合检测 0.889 0.836~0.929 < 0.001 85.87 80.95 0.66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1  Th17/Treg以及SF、miR-145、miR-132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乳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具典型性,易被患者忽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8-12]。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乳腺病变的诊断方法以乳房X线摄影为主,临床诊断价值较高[13-16]。然而,由于特定检查需求或成像清晰度不足,该方法可能需重复拍摄以获取多视角图像信息,延长了患者射线暴露时间,增大潜在健康风险。相比之下,血液中某些标志物的检测具有便捷性、可重复性、成本效益高及无创性等优点,在各类癌症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17-20]

    Th17、Treg是2种CD4+T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21-23]。研究[24]指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升高,其具有抑制肿瘤免疫和促进其增殖、分化的作用。miR-132具有非编码功能,研究[25]发现其可通过调控多种蛋白激酶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聚集和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miR-145是抑癌基因,既往研究[26-28]指出, miR-145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显著降低,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SF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蛋白质,不仅参与铁的代谢,还参与许多组织的代谢活动。研究[29]发现, SF可在许多实体恶性肿瘤中合成和分泌; 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铁的有效利用减少,使血清中的SF含量增加。因此, SF不仅可以反映体内铁含量,而且可以作为一种肿瘤标记物。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外周血Th17/Treg、血清SF水平均更高,血清miR-145、miR-132表达水平则更低,提示Th17/Treg、SF水平以及miR-145和miR-132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均呈异常表达。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肿瘤高分化、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肿瘤中低分化、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miR-145、miR-132表达水平均更低; 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肿瘤高分化、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肿瘤中低分化、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SF水平均更高; 与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Th17/Treg水平更高。以上结果提示Th17/Treg、SF水平以及miR-145和miR-13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参数均存在一定关系。分析原因发现:乳腺癌患者Treg通过与效应性T淋巴细胞密切接触抑制效应性细胞的功能,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从而缓解机体对肿瘤的抑制效应。Th17在乳腺癌中具有促炎、抗肿瘤功能,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其会促血管新生功能增强,从而促进肿瘤侵袭转移。此外, Th17、Treg也参与炎性反应及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促使血管增生,上皮-间质转化,最终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miR-132是一种在乳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的miR,通过调控转录因子的转录,负性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从而影响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 miR-145在乳腺癌血液中的表达,则随着肿瘤直径、分期和恶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

    SF是一种重要的调控因子,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且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增高,推测乳腺癌细胞可能通过调控SF异构体的合成和分泌,导致SF的增加。本研究发现, SF水平以及miR-145和miR-132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大于以上指标单独检测,提示Th17/Treg、SF水平以及miR-145和miR-132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原因可能在于上述各个指标联合检测能够互相弥补各自缺点,从而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 Th17/Treg、SF水平以及miR-145和miR-132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均呈异常表达,与患者病理参数均存在一定关系,且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本研究仅涉及检验相关指标诊断乳腺癌,缺少与病理学、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比较,后期需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开展多中心研究进行深入研究。

  • 赵棉, 张力, 赵亚妮. HBV DNA定量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联合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 22(15): 37-40.
    杨松, 朱秋华, 羊柳. 乙肝病毒感染诊断中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与HBV DNA定量联合检测的应用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 2019, 8(2): 49-50.
    康文玉, 田子颖, 李琼芬, 等. 云南省2006年和2014年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 38(4): 518-521.
    门守山, 吕连智, 陈元锋, 等. 血站核酸检测实施后献血者血液检测模式的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 25(6): 1815-1819.
    何子毅, 陈庆恺, 陈少彬, 等. 四种血液安全筛查模式对经血传播病毒残余风险的评估[J]. 中国输血杂志, 2018, 11(2): 45-48.
    徐晓燕, 翟小琳, 吕涛, 等. 不同血液病患者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7): 1500-1503.
    张锋, 张琼, 林碧, 等. 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互补性[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6, 22(3): 197-199.
    曹振环, 柳雅立, 鲁俊锋, 等. 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临床研究[J]. 传染病信息, 2016, 29(2): 77-80.
    陈雅红, 洪思让, 陈明春, 等. 2015年泉州市1~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7, 23(5): 512-516.
    陈珍珍, 赵越, 王占黎, 等. 自制胶体金试剂盒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效果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15): 2802-2805.
    唐玥, 杨益, 孙走南, 等. 新兵(学员)预防接种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的免疫效果分析[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 33(3): 356-359.
    郭兆富, 尹以靖, 王付能, 等. 德宏地区HBsAg阴性HBV/HCV/HIV核酸联检反应性献血者HBV感染特征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16, 29(2): 173-177.
    何培元, 侯志平, 王春青, 等. 河北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血清表达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J].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3(2): 227-230.
    李天驹, 秦波, 李朋. microRNA-20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癌关系的初步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 38(16): 1843-1848.
    邢同京, 徐洪涛, 陆欣星, 等. 微小核糖核酸-548ah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影响[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34(5): 274-27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1
  • HTML全文浏览量:  28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9-1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0-12-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