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30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康复运动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评估CHF患者的知信行情况、自我感受负担及运动恐惧水平。分析CHF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与自我感受负担及运动恐惧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300例CHF患者的康复运动知信行评估中,运动行为维度得分最高,为(20.64±3.14)分,运动知识维度得分最低,为(11.62±2.36)分;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中,身体负担维度得分最高,为(15.32±3.35)分,经济负担维度得分最低,为(3.21±0.93)分; 运动恐惧量表中,危险感知维度得分最高,为(12.96±2.11)分,功能障碍维度得分最低,为(9.85±2.1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合并其他慢性病是CHF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 < 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CHF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自我感受负担及运动恐惧是影响康复运动知信行的主要因素(P < 0.01)。
结论CHF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性别、文化程度、运动恐惧水平是影响康复运动知信行的主要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积极鉴别知信行水平较低的患者,制订合理、科学的康复运动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A total of 300 patients with CHF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by simpl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nd th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Questionnaire, 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and Exercise Fear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o evaluate the conditions of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self-perceived burden and exercise fear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HF.
ResultsIn the evaluation of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the 300 patients with CHF, the score of motor behavior dimension was the highest while the score of motor knowledge dimension was the lowest[(20.64±3.14), (11.62±2.36)]; in the evaluation of 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the score of physical burden dimension was the highest while the score of economic burden dimension was the lowest[(15.32±3.35), (3.21±0.93)]; in the evaluation of Exercise Fear Scale, the score of risk perception dimension was the highest while the score of dysfunction dimension was the lowest[(12.96±2.11), (9.85±2.12)].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education level, income and having other chronic diseases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CHF patients (P < 0.01).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education level, self-perceived burden and exercise fear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HF (P < 0.01).
ConclusionThe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s at a low level in CHF patients, and the level of self-perceived burden,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and exercise fear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practice, we should actively identify patients with low level of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formulate a reasonableand scientific rehabilitation program,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
脓毒性休克又称感染性休克,是指患者组织灌注不足,即容量试验后持续低血压状态或血乳酸(Lac)浓度≥4 mmol/L[1]。脓毒性休克是在脓毒症基础上又合并了严重的循坏、细胞和代谢紊乱,其死亡风险较单纯脓毒症更高[2]。有研究[3-4]表明,目前全球每年罹患脓毒症的人数已超过1 900万,但生存率仅为68.42%, 并且相当比例的存活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血液净化是采用净化装置将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来发挥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其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5]。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组织微循环等[6]。《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7]指出,参附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8例,诊断均符合《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中的相关标准。纳入标准: ①年龄超过18岁; ②符合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15分; ④患者及家属愿意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的患者; ②入院治疗前已接受过中药治疗或液体复苏治疗者; ③合并有严重恶性肿瘤患者; ④脓毒性休克发病前已存在急性肾衰竭者; ⑤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 ⑥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 ⑦存在严重的凝血障碍患者; ⑧合并精神疾病患者; ⑨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34例。联合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4~58岁,平均(48.32±8.76)岁; APACHE Ⅱ评分25.13~28.67分,平均(26.63±3.78)分; 感染部位为腹腔24例,泌尿系统6例,肝胆3例,其他1例。常规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5~56岁,平均(49.12±9.16)岁; APACHE Ⅱ评分24.73~27.81分,平均(26.10±3.91)分; 感染部位为腹腔22例,泌尿系统7例,肝胆4例,其他1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感染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
表 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组别 n 性别 年龄/岁 APACHE Ⅱ评分/分 感染部位 男 女 腹腔 泌尿系统 肝胆 其他 联合组 34 20 14 48.32±8.76 26.63±3.78 24 6 3 1 常规组 34 18 16 49.12±9.16 26.10±3.91 22 7 4 1 APACHE Ⅱ: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抗休克、补液、维持血糖水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呼吸机辅助治疗等。2组患者均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血液净化方案。血液通路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仪器及置换液均由本院提供,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置换液流量设定为2 000 mL/h, 血流量150~200 mL/min。每次行HP治疗2 h后继续行CVVH治疗,至少间隔24 h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治疗,连续治疗3次或患者自动终止治疗或死亡时,结束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0664, 规格10 mL×5支]治疗,将100 mL参附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治疗7 d。
1.3 评价指标
① 比较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②比较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包括APACHE 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Lac、氧合指数(OI)。③记录2组患者28 d存活率,并将2组在组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2组组内及组间生存与死亡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比较时点为治疗前及治疗第1、2、3次后,生存与死亡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时点为末次治疗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等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 计数资料如28 d存活率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设置检验水准α=0.05,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不同治疗时点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TNF-α、IL-10、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1、2、3次治疗后, 2组患者上述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水平显著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 2 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s)时点 组别 TNF-α/(pg/mL) IL-10/(pg/mL) CRP/(mg/L) PCT/(ng/mL) 治疗前 联合组 358.14±108.34 108.13±35.37 211.41±39.93 88.57±7.45 常规组 358.63±110.27 106.10±35.61 212.65±40.43 88.34±8.12 第1次治疗后 联合组 314.71±93.23*# 97.71±30.12*# 176.35±35.81*# 67.19±7.10*# 常规组 320.43±108.41* 101.91±33.51* 189.34±42.12* 75.35±8.02* 第2次治疗后 联合组 264.73±90.15*# 87.41±27.34*# 98.12±31.41*# 39.42±5.63*# 常规组 303.34±102.31* 95.51±30.17* 131.91±34.47* 48.27±7.31* 第3次治疗后 联合组 223.30±81.27*# 76.63±24.60*# 53.41±25.49*# 18.63±4.52*# 常规组 267.01±86.31* 89.81±28.36* 77.91±30.72* 28.33±6.67*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IL-10: 白细胞介素-10; CRP: C反应蛋白; PCT: 降钙素原。与治疗前比较, *P < 0.05; 与常规组比较, #P < 0.05。 2.2 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不同治疗时点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治疗前,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MAP、Lac、O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1、2、3次治疗后, 2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La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MAP、O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联合组APACHE Ⅱ评分、Lac降低水平以及MAP、OI升高水平显著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表 3 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x±s)时点 组别 APACHE Ⅱ评分/分 MAP/mmHg Lac/(mmol/L) OI/mmHg 治疗前 联合组 26.63±3.78 65.37±5.43 4.81±1.71 165.31±48.13 常规组 26.10±3.91 65.49±4.38 4.89±1.76 164.91±48.70 第1次治疗后 联合组 22.87±2.11*# 74.91±7.01*# 4.34±1.53*# 232.21±43.56*# 常规组 24.42±3.17* 69.67±6.38* 4.68±1.65* 192.76±44.21* 第2次治疗后 联合组 17.30±1.62*# 81.83±7.32*# 3.42±1.44*# 267.18±41.32*# 常规组 20.78±2.63* 74.43±6.81* 4.25±1.48* 237.55±42.16* 第3次治疗后 联合组 12.03±1.18*# 86.90±7.41*# 2.58±1.39*# 315.80±34.31*# 常规组 18.33±1.89* 78.56±7.12* 3.51±1.30* 275.57±38.68* APACHE Ⅱ: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MAP: 平均动脉压; Lac: 血乳酸; OI: 氧合指数。*P < 0.05; 与常规组比较, #P < 0.05。 2.3 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28 d存活率及存活与死亡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联合组患者28 d存活23例,死亡11例, 28 d存活率为67.65%; 常规组患者28 d存活20例,死亡14例, 28 d存活率为58.82%。联合组28 d存活率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存活患者的TNF-α、IL-10、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中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中死亡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 4。
表 4 2组中存活与死亡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s)组别 状态 TNF-α/(pg/mL) IL-10/(pg/mL) CRP/(mg/L) PCT/(ng/mL) 联合组(n=34) 存活(n=23) 189.53±71.31* 56.33±22.61* 42.45±19.34* 15.35±3.78* 死亡(n=11) 363.24±112.33 102.43±37.42 203.65±35.13 81.37±6.31 常规组(n=34) 存活(n=20) 241.03±78.35 67.46±23.41 69.32±24.21 33.58±4.62 死亡(n=14) 368.53±115.14 102.81±38.47 204.68±35.20 83.11±6.63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IL-10: 白细胞介素-10; CRP: C反应蛋白; PCT: 降钙素原。与常规组存活者比较, *P < 0.05。 3. 讨论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引发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脓毒性休克的发生[8]。临床上,脓毒性休克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这与其体内毒素蓄积导致的“细胞因子瀑布效应”有关,会导致诸如TNF-α、IL-10、CRP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进而对机体器官、系统功能造成损害,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发展[9-10]。
血液净化是临床上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有效方法,其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手段,其中血液滤过能在疾病早期发挥一定的清除体内炎性介质的作用,但并不能非常有效地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 而血液灌流则是通过吸附作用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及毒素的目的,进而减轻炎性因子对机体的损害[11]。有研究[12]证实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改善组织微循环,提高治疗效果。《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7]中指出,联合治疗可提高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在血液净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有研究[13]表明,对Lac>4.5 mmol/L的患者进行参附注射液治疗后,其7 d生存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还有研究[14-15]显示,在常规治疗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可升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MAP, 降低病死率。
参附注射液是由参附汤化裁提取而来,具有益气温阳、扶正固脱的功效,可升高平均动脉压,增强氧输送能力,改善组织灌注,在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16]。郝浩等[17]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可在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减少早期非肺源性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潴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内皮多糖包被的降解有关。参附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附子组成,其中红参性味甘平,具有大补元气、益气生血、补益肺脾、扶正固脱的功效,小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心肌细胞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18]; 附子性味辛热,具有温阳益气、温经通痹、散结止痛、补益脾肾的功效,临床应用时可发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血液循环状态、抗休克、抗炎镇痛、保护心肌等作用[19]。
本研究在血液净化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联合组患者在第1、2、3次治疗后的TNF-α、IL-10、CRP、PCT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常规组(P < 0.05), 表明加用参附注射液能够发挥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显著增强清除患者机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能力,减少患者器官及功能系统的损害。APACHE Ⅱ评分是临床上用于评估危重患者机体状况的常用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评分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即评分越低表明患者机体状况越好[20-22]。脓毒性休克患者Lac水平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有效地降低Lac水平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23]。本研究结果显示,第1、2、3次治疗后, 2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La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 MAP、O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联合组APACHE Ⅱ评分、Lac降低水平以及MAP、OI升高水平显著大于常规组(P < 0.05), 表明参附注射液联合血液净化能够增加组织循环血量,升高平均动脉压,改善氧合指数,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体内过高的乳酸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存活率。本研究还显示,联合组28 d存活率高于常规组,而且联合组中存活患者的TNF-α、IL-10、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中存活患者(P < 0.05), 表明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清除体内炎性介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联合HP及CVVH能有效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体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加组织循环血量,降低Lac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存活率。
-
表 1 300例CHF患者各量表得分情况( x±s)
量表 维度 条目数/条 满分/分 得分/分 康复运动知信行 运动行为 6 30 20.64±3.14 运动态度 5 25 19.58±2.43 运动知识 12 24 11.62±2.36 总分 23 79 51.65±6.61 自我感受负担 身体负担 5 25 15.32±3.35 情感负担 4 20 11.54±2.46 经济负担 1 5 3.21±0.93 总分 10 50 29.04±6.38 运动恐惧 运动恐惧 4 16 11.45±2.28 运动回避 4 20 12.90±3.45 危险感知 4 16 12.96±2.11 功能障碍 5 16 9.85±2.12 总分 17 68 47.33±9.76 表 2 300例CHF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x±s)
因素 分类 n 康复运动知信行得分/分 t/F P 年龄 < 50岁 74 51.72±7.35 0.936 0.569 50~70岁 168 52.48±5.74 >70岁 58 51.34±6.56 性别 男 183 54.12±5.94 9.130 0.001 女 117 47.79±5.71 婚姻状况 已婚 240 51.68±7.24 -0.039 0.969 未婚 60 51.65±6.46 文化程度 高中及以下 198 50.20±5.48 -5.557 0.001 大专及以上 102 54.47±7.65 收入情况 < 3 000元人民币/月 63 46.60±4.95 35.527 0.001 3 000~5 000元人民币/月 174 52.13±6.23 >5 000元人民币/月 63 55.38±6.12 合并其他慢性病 有 158 48.85±5.84 -8.636 0.001 无 142 54.77±6.02 表 3 赋值方式
变量 赋值方式 性别 男=0, 女=1 文化程度 高中及以下=0, 大专及以上=1 合并其他慢性病 有=0, 无=1 收入情况(元人民币/月) < 3 000=1, 3 000~5 000=2, >5 000=3 自我感受负担 原值代入 运动恐惧 原值代入 表 4 CHF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变量 B SE β t P 常数项 80.246 0.844 — 95.031 < 0.001 性别 -0.552 0.226 -0.041 -2.442 0.017 文化程度 0.666 0.215 0.048 3.090 0.018 自我感受负担 -0.547 0.032 -0.528 -17.086 < 0.001 运动恐惧 -0.283 0.020 -0.418 -13.958 < 0.001 -
[1] 陈丽萍, 钟国荣, 吴少琼, 等. 以代谢当量为考量依据的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及生活状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21): 3995-3998. doi: 10.3760/cma.j.cn221370-20190104-01226 [2] 张蒙, 王坤, 刘承云.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进展[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 39(9): 1099-1103. doi: 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0.09.026 [3] 王瑶, 卞晓炜. 运动抗阻康复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20, 27(23): 2918-2921. [4] 陈裕芳, 黄宁.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标、机体耐力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5): 2827-2829. doi: 10.3760/cma.j.cn221370-20190328-00877 [5]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 2020, 59(12): 942-952. doi: 10.3760/cma.j.cn112138-20200309-00210 [6] 戴闺柱, 黄峻.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007)[C]. //第二届东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论坛论文集, 2010: 65-98. [7] GREENE S J, BUTLER J, SPERTUS J, et al. Abstract 12817: Comparison of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Among Heart Failure Patients in U. S. Clinical Practice: CHAMP-HF[J]. Circulation, 2020, 142(Suppl 3): 12817.
[8] 赵孟利. 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9] 许少英, 刘婧, 冼志莲, 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914-91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1.09.028 [10] 雷梦杰, 刘婷婷, 熊司琦, 等. 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的汉化及信度效度检验[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 19(11): 1637-164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9.11.009 [11] PONIKOWSKI P, ANKER S D, AMADI A, et al. Heart rhythms,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death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J Card Fail, 1996, 2(3): 177-183. doi: 10.1016/S1071-9164(96)80039-X
[12] 刘文豪, 石榴, 李彬, 等.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减低的非舒张机制[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 36(12): 1150-115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XB202012017.htm [13] 廖雪凤, 黄灶妹, 陈秀珍, 等. 居家运动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理波动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 18(3): 371-374.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21.03.015 [14] BENES J, KOTRC M, CONRAD M J, et al. Exercise dynamics of cardiac biomarkers and hemo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ystolic heart failure[J]. J Card Fail, 2020, 26(12): 1100-1105. doi: 10.1016/j.cardfail.2020.07.004
[15] MAHMOODI Z, SHABANI R, GHOLIPOUR M. Eight weeks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6MWT, heart function, and CHF biomarke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SN Compr Clin Med, 2020, 2(9): 1453-1461.
[16] 张菁. 知信行模式在2型糖尿病居家运动康复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32): 193-19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SSA202032082.htm [17] 瞿佳嫣, 陆静波, 姚蓉, 等. 冠心病PCI术后心脏运动康复护理知信行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J]. 护理研究, 2021, 35(9): 1644-164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HZ202109026.htm [18] 赵孟利, 黄惠桥, 陶品月, 等. 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海南医学, 2019, 30(1): 95-9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AIN201901031.htm [19] 吴少琼, 陈建明, 王丽娜.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3): 1-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SJ201503003.htm [20] 王银芝.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9): 99-10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XJH201909069.htm [21] 菅艳培. 早期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居家康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 28(5): 1111-111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YY201905070.htm -
期刊类型引用(18)
1. 马肖寒,周凤丽,周莉. 呼吸机管路低位摆放预防行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01): 96-98 . 百度学术
2. 李晓,胡加运,秦梦.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中国民康医学. 2024(05): 16-18 . 百度学术
3. 黄小芬,夏良娥,赵世元,黄敏敏. 建立梯度提升机模型预测RICU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短期预后. 广西医学. 2024(01): 78-83 . 百度学术
4. 郑丽欢. 某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性分析. 抗感染药学. 2024(02): 177-180 . 百度学术
5. 徐海蓉,陆恺,陈林祥.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大医生. 2024(07): 96-98 . 百度学术
6. 钟晓莉,余林,邓海波,张帆,罗洲. 236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4(07): 838-841 . 百度学术
7. 邹君俊. 一种免倾倒呼吸机集水杯的设计与使用. 科技与创新. 2024(13): 57-58+64 . 百度学术
8. 张先梅,文艳,哈海霞,罗永丽,张艳. 重症肺炎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构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27): 9-13 . 百度学术
9. 陈妙莉,黄腊梅,赵红苑. 基于循证理念主导的早期康复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现代养生. 2024(20): 1584-1588 . 百度学术
10. 伏帅.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06): 149-151 . 百度学术
11. 吴小杰,郜永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策略. 现代养生. 2024(22): 1750-1753 . 百度学术
12. 张楠,李红双,兰迎春. 基于网式控制模式的吸痰方案优化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VAP的预防效果研究. 齐鲁护理杂志. 2024(21): 129-131 . 百度学术
13. 王一山,阮萍,章夏萍. 基于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的肺部感染预防方案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 2024(24): 4543-4547 . 百度学术
14. 丁剑,周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患者的痰培养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01): 60-63+67 . 本站查看
15. 王彦芬,朱萍莲,刘玉芳,凌碧珍,王航莉,郑丽华. 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性应对措施探讨.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02): 145-147 . 百度学术
16. 周红,李志红,徐丽红. 分级肺康复护理对ICU机械通气病人的应用效果. 全科护理. 2023(34): 4842-4845 . 百度学术
17. 王进,李玉侠. 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探讨. 中国实用医药. 2023(23): 52-56 . 百度学术
18. 荆惠,关胜男,谢凯,王海峰.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Meta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21): 1-7+13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6
- HTML全文浏览量: 93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