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CHANG Hongxia, JING Guixia. Effect of McKenzie arthrolysis under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on pain and shoulder mobility in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20, 24(3): 108-110. DOI: 10.7619/jcmp.202003031 |
千怀兴, 何永正, 千家祖, 等. 威伐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伴糖尿病的肩周炎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 2018, 33(3): 230-231.
|
周立亮, 吕建军, 李伟伟, 等. 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联合静脉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重症肩周炎的疗效[J].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 14(1): 41-45.
|
冯忠.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11): 30-31.
|
李玉学, 胡付垒. 麦肯基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技术对神经根性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7): 13-14.
|
李英博, 赖显金. 臂丛阻滞下肩关节松解术联合术后皮下恒速输入镇痛在治疗肩周炎中的应用[J].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7, 13(5): 342-344.
|
刘叶飞. 麦肯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颈腰痛杂志, 2018, 39(5): 677-678.
|
陶熔, 王静, 李海芹, 等. 丁丙诺啡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7, 39(2): 137-141.
|
黄林升, 郑安祥, 陈岚岚, 等. 针刀疗法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16): 2483-2486.
|
邓国全. 麦肯基疗法配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 26(13): 88-90.
|
王建军. 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 2019, 27(6): 32-33.
|
杨丽霞, 王曙辉, 彭志华, 等. 深刺夹脊穴配合麦肯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康复, 2011, 26(5): 364-365.
|
徐艳. 松肩解粘六步手法联合动态电干扰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9, 26(1): 130-132.
|
敖日其楞, 呼斯乐. 蒙医疗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9, 25(9): 16-17.
|
翁泽林, 陈志吉, 姚昕, 等. 痛点注射联合异丙酚与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J].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 14(1): 36-40.
|
刘高毅. 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肩周炎98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2): 131, 133.
|
陈世杰. 针刺、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2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 2019, 27(11): 15-16.
|
修忠标, 刘晶, 刘洪, 等. 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15): 140-144, 封4.
|
任红艳, 刘建利, 高长敏, 等. 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中西医综合法治疗重症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0): 140-141.
|
1. |
周彩凤,崔万花. 信迪利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平衡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24(28): 121-124 .
![]() | |
2. |
樊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标志物对肺癌分期的诊断价值分析. 临床研究. 2023(06): 10-13 .
![]() | |
3. |
雷小平,孙雅菊.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中国医药导刊. 2023(04): 425-429 .
![]() | |
4. |
吴西,张家艳,殷俊,杨春茂. 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治疗肺腺癌疗效及对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5): 617-621 .
![]() | |
5. |
杜晓丹,徐维国,朱静,李琳,吴君华. 嘌呤能型2受体家族X7嘌呤受体高表达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10): 77-82 .
![]() | |
6. |
柳芳美,凡国华,徐金静,王庆,杨俊俊,闵凌峰,张梦,吴书清.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15): 45-49 .
![]() | |
7. |
冯雨,崔东,张会民,刘渊源,李瑞杰,栾加强,徐明星,钱如林.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06): 31-33 .
![]() | |
8. |
周明锴. 四项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NSCLC中的价值分析.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03): 655-657+687 .
![]() | |
9. |
杨明,邢坤,袁五营,杜佳辉,白杨.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错配切除修复蛋白1、核苷酸还原酶M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05): 43-47 .
![]() | |
10. |
杨旭,朱德兵,王巍炜,唐明伟,钱俊. 5种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34): 28-3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