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 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ST4)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主诉胃部不适疑似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将其分为胃良性病组(n=50)、胃癌前病变组(n=26)和胃癌组(n=39)。分析3组血清CST4、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比较CST4在3组中的阳性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ST4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胃良性病组CST4阳性率为6.00%(3/50), 胃癌前病变组CST4阳性率为30.77%(8/26),胃癌组CST4阳性率为66.67%(26/39)。胃癌组CST4阳性率高于胃癌前病变组、胃良性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水平血清CST4、高水平CEA是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CST4单独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 0.760~0.934), 最佳截断值为94.6 U/mL, 约登指数为0.638, 敏感度为71.8%, 特异度为92.0%。CST4、年龄和CEA联合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959(95%CI: 0.919~0.992), 敏感度为94.9%, 特异度为86.0%。
结论CST4作为一种新型血清学指标,在胃癌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胃癌 /
- 胃癌前病变 /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 /
- 糖类抗原 /
- 诊断效能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level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 S (CST4)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MethodsClinical data of 115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gastric cancer who complained of gastric discomfor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benign disease group (n=50), precancerous disease group (n=26) and gastric cancer group (n=39). The levels of serum CST4,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72-4 (CA72-4) were analyzed in the three groups. The positive rates of CST4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screen for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gastric cancer occurrence.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ST4 in gastric cancer.
ResultsThe positive rate of CST4 was 6.00% (3/50) in the benign gastric disease group, 30.77% (8/26) in the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 group, and 66.67% (26/39) in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CST4 in the gastric cancer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 group and the benign gastric disease group(P < 0.05). The results of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dvanced age, high levels of serum CST4 and high levels of CEA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gastric cancer occurrence (P < 0.05).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for CST4 alone in diagnosing gastric cancer was 0.847 (95%CI, 0.760 to 0.934), with an optimal cutoff value of 94.6 U/mL, the Youden index of 0.638, sensitivity of 71.8%, and specificity of 92.0%. The AUC for the combined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using CST4, age and CEA was 0.959 (95%CI, 0.919 to 0.992), with sensitivity of 94.9% and specificity of 86.0%.
ConclusionAs a novel serum marker, CST4 has high predictive value in the auxiliary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包括脐疝及腹股沟疝。脐疝多发生于婴儿时期,且多可自愈,出生6个月内的腹股沟疝患儿可选择保守治疗,但6个月至14岁患儿无法自愈,需早期手术干预。微创手术相较于开放手术具有切口微小、愈合速度快、不留瘢痕等优点,其简单的手术操作及美容效果临床应用广泛[1-2]。但手术作为创伤性应激源,加之患儿年龄偏小,对诊疗操作的陌生,易造成患儿焦虑及恐惧,降低治疗配合度。研究[3]显示,学龄期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期,常规护理难以帮助患儿更好理解医疗操作内容。多元化沟通模式主张将多元化形式融入教育及沟通中,以患儿内心需求为出发,应用多种形式沟通技巧给予多方位护理干预[4]。童趣性诱导是基于儿童兴趣特点,实施富有童趣、趣味性的干预方法,刺激儿童兴趣敏感点,提高患儿配合程度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5]。本研究将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应用于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中,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包括脐疝及腹股沟疝。脐疝多发生于婴儿时期,且多可自愈,出生6个月内的腹股沟疝患儿可选择保守治疗,但6个月至14岁患儿无法自愈,需早期手术干预。微创手术相较于开放手术具有切口微小、愈合速度快、不留瘢痕等优点,其简单的手术操作及美容效果临床应用广泛[1-2]。但手术作为创伤性应激源,加之患儿年龄偏小,对诊疗操作的陌生,易造成患儿焦虑及恐惧,降低治疗配合度。研究[3]显示,学龄期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期,常规护理难以帮助患儿更好理解医疗操作内容。多元化沟通模式主张将多元化形式融入教育及沟通中,以患儿内心需求为出发,应用多种形式沟通技巧给予多方位护理干预[4]。童趣性诱导是基于儿童兴趣特点,实施富有童趣、趣味性的干预方法,刺激儿童兴趣敏感点,提高患儿配合程度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5]。本研究将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应用于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中,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纳入标准: ①均确诊为小儿疝气,择期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②年龄6~13周岁; ③既往无腹股沟区手术史; 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 ⑤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完整。排除标准: ①存在脐部或其他部位感染; ②心肺功能、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③特殊类型患儿; ④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 ⑤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男54例,女36例; 年龄6~12岁,平均(8.13±1.22)岁; 腹股沟疝类型: 直疝25例,斜疝51例,复合疝14例; 发病部位: 单侧60例,双侧30例; 平均手术时间(47.76±7.22)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30.51±2.85) mL。观察组男59例,女31例; 年龄7~11岁,平均(8.04±1.13)岁; 腹股沟疝类型: 直疝30例,斜疝48例,复合疝12例; 发病部位: 单侧55例,双侧35例; 平均手术时间(47.84±6.30)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30.28±3.14) mL。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儿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4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纳入标准: ①均确诊为小儿疝气,择期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②年龄6~13周岁; ③既往无腹股沟区手术史; 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 ⑤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完整。排除标准: ①存在脐部或其他部位感染; ②心肺功能、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③特殊类型患儿; ④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 ⑤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男54例,女36例; 年龄6~12岁,平均(8.13±1.22)岁; 腹股沟疝类型: 直疝25例,斜疝51例,复合疝14例; 发病部位: 单侧60例,双侧30例; 平均手术时间(47.76±7.22)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30.51±2.85) mL。观察组男59例,女31例; 年龄7~11岁,平均(8.04±1.13)岁; 腹股沟疝类型: 直疝30例,斜疝48例,复合疝12例; 发病部位: 单侧55例,双侧35例; 平均手术时间(47.84±6.30) 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30.28±3.14) mL。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儿家属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采用面对面讲解、发放健康手册、视频及微信等方式,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及疝微创手术方法宣教,包括腹股沟疝形成原因、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常规进行环境管理、饮食宣教及运动干预,手术当日采用玩具等哄逗患儿,术后进行并发症预防及出院后护理知识宣教。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采用面对面讲解、发放健康手册、视频及微信等方式,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及疝微创手术方法宣教,包括腹股沟疝形成原因、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常规进行环境管理、饮食宣教及运动干预,手术当日采用玩具等哄逗患儿,术后进行并发症预防及出院后护理知识宣教。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1) 组建护理小组。由儿科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4名与主治医生1名组成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小组提供理论支持,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干预方案,确定内容及实施方法。小组成员均接受多元化沟通及动画演示相关培训,培训课时为10个课时,所有成员均通过相关考核后方可进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内容,多元化沟通主要在患儿住院期间给予多种形式护患沟通技巧,包括共情、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并在患儿术前及术后分别给予2次动画演示干预,每次时间30 min。(2) 具体方法。①童趣性诱导干预: 首先由2名护理人员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趣味性互动,其中1名护士为患儿播放疝微创手术相关科普视频,视频主角为儿童喜爱的动画角色,通过动画角色将腹股沟疝疾病原因、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等知识进行生动有趣的演示,密切关注患儿观看视频的情绪变化,适时对患儿进行互动和提问,同时利用模型强调微创手术的重要性和无痛性,缓解患儿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情绪。另外1名护理人员在互动结束后,组织患儿及家长通过扮演卡通人物进行手术预演,手术预演中护理人员首先向患儿及家长展示手术完整流程及过程,由患儿和家长分别扮演医护人员,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将测量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术后护理等内容,提前准备器械、遵医嘱用药等操作进行演练,模型外观尽量还原真实器械,让患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疝微创手术过程及护理方法等。②共情: 患儿入院后,由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沟通了解患儿及家长情绪,对患儿焦虑、恐惧情绪及家长担忧等心理表示理解,采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手册了解患儿心理状态并进行记录,对于不良情绪较高的患儿进行重点标记并分析讨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重点关注其后续相关行为(攻击行为)。③语言沟通: 针对学龄期患儿特点,护理人员与其进行语言沟通时应多采用鼓励、积极性语言,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及时倾听患儿感受并回答患儿疑问,取得患儿信赖,使患儿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及护理。④非语言沟通: 在日常护理中可通过微笑、握手、抚摸头顶、轻拍肩膀等拉近与患儿的关系,给予患儿亲切感,通过轻柔、亲切的动作及目光鼓励患儿配合治疗,进行输液等医疗操作时,可准备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医护人员与家长共同商定代币奖励机制,例如按时用药的患儿给予1枚代币、疾病简单问题全部答对患儿给予2枚代币、配合医护操作等给予1枚代币、配合抽血及静脉操作等给予2枚代币等,每集齐10枚代币可奖励漫画书、小玩偶等,提高患儿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1) 组建护理小组。由儿科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4名与主治医生1名组成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小组提供理论支持,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干预方案,确定内容及实施方法。小组成员均接受多元化沟通及动画演示相关培训,培训课时为10个课时,所有成员均通过相关考核后方可进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内容,多元化沟通主要在患儿住院期间给予多种形式护患沟通技巧,包括共情、语言沟通及非语言沟通,并在患儿术前及术后分别给予2次动画演示干预,每次时间30 min。(2) 具体方法。①童趣性诱导干预: 首先由2名护理人员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趣味性互动,其中1名护士为患儿播放疝微创手术相关科普视频,视频主角为儿童喜爱的动画角色,通过动画角色将腹股沟疝疾病原因、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等知识进行生动有趣的演示,密切关注患儿观看视频的情绪变化,适时对患儿进行互动和提问,同时利用模型强调微创手术的重要性和无痛性,缓解患儿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情绪。另外1名护理人员在互动结束后,组织患儿及家长通过扮演卡通人物进行手术预演,手术预演中护理人员首先向患儿及家长展示手术完整流程及过程,由患儿和家长分别扮演医护人员,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将测量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术后护理等内容,提前准备器械、遵医嘱用药等操作进行演练,模型外观尽量还原真实器械,让患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疝微创手术过程及护理方法等。②共情: 患儿入院后,由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沟通了解患儿及家长情绪,对患儿焦虑、恐惧情绪及家长担忧等心理表示理解,采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手册了解患儿心理状态并进行记录,对于不良情绪较高的患儿进行重点标记并分析讨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重点关注其后续相关行为(攻击行为)。③语言沟通: 针对学龄期患儿特点,护理人员与其进行语言沟通时应多采用鼓励、积极性语言,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及时倾听患儿感受并回答患儿疑问,取得患儿信赖,使患儿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及护理。④非语言沟通: 在日常护理中可通过微笑、握手、抚摸头顶、轻拍肩膀等拉近与患儿的关系,给予患儿亲切感,通过轻柔、亲切的动作及目光鼓励患儿配合治疗,进行输液等医疗操作时,可准备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医护人员与家长共同商定代币奖励机制,例如按时用药的患儿给予1枚代币、疾病简单问题全部答对患儿给予2枚代币、配合医护操作等给予1枚代币、配合抽血及静脉操作等给予2枚代币等,每集齐10枚代币可奖励漫画书、小玩偶等,提高患儿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配合度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量表包括是否配合医疗操作、是否按时服药、能否配合医护人员、是否理解医嘱4个维度,满分0~10分,分为优秀(>8分)、良好(6~8分)、较差(< 6分),治疗配合度=(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3.1 治疗配合度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量表包括是否配合医疗操作、是否按时服药、能否配合医护人员、是否理解医嘱4个维度,满分0~10分,分为优秀(>8分)、良好(6~8分)、较差(< 6分),治疗配合度=(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3.2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包括疾病知识、手术知识、注意事项、术后护理4个维度,满分0~100分,分为掌握(>90分)、基本掌握(70~90分)、未掌握(< 70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100%。
1.3.2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评估,包括疾病知识、手术知识、注意事项、术后护理4个维度,满分0~100分,分为掌握(>90分)、基本掌握(70~90分)、未掌握(< 70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100%。
1.3.3 焦虑情绪
采用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6]评估, SCARED共包含5个维度、41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法,总分0~82分,分数越高提示患儿焦虑程度越严重。
1.3.3 焦虑情绪
采用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6]评估, SCARED共包含5个维度、41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法,总分0~82分,分数越高提示患儿焦虑程度越严重。
1.3.4 恐惧情绪
采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7]评估, CMFS共包含13个条目,总分13~39分,分数越高提示恐惧越严重。
1.3.4 恐惧情绪
采用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7]评估, CMFS共包含13个条目,总分13~39分,分数越高提示恐惧越严重。
1.3.5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评估, 0分表示为无痛, 10分表示剧烈疼痛,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自行标出。
1.3.5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评估, 0分表示为无痛, 10分表示剧烈疼痛,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自行标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结果
2.1 2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为97.8%、95.6%, 均高于对照组的88.9%、8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组别 n 治疗配合度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优秀 良好 较差 掌握 基本掌握 未掌握 对照组 90 39(43.3) 41(45.6) 10(11.1) 34(37.8) 44(48.9) 12(13.3) 观察组 90 58(64.4)* 30(33.3) 2(2.2) 49(54.4)* 37(41.1) 4(4.4)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2.1 2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为97.8%、95.6%, 均高于对照组的88.9%、8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组别 n 治疗配合度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优秀 良好 较差 掌握 基本掌握 未掌握 对照组 90 39(43.3) 41(45.6) 10(11.1) 34(37.8) 44(48.9) 12(13.3) 观察组 90 58(64.4)* 30(33.3) 2(2.2) 49(54.4)* 37(41.1) 4(4.4)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2.2 2组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比较
入组时, 2组患儿SCARED及CMF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访视时及术后返回病房时,观察组SCARED及CMF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比较(x±s)分 组别 n SCARED得分 CMFS得分 入组时 术前访视时 术后返回病房时 入组时 术前访视时 术后返回病房时 对照组 90 57.17±4.22 54.88±5.33 47.61±7.73 25.87±4.35 20.76±3.46 23.36±4.61 观察组 90 56.94±5.81 31.62±4.15* 35.77±5.82* 26.01±4.18 16.85±2.75* 18.58±2.98* SCARED: 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 CMFS: 儿童医疗恐惧量表。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2.2 2组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比较
入组时, 2组患儿SCARED及CMF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访视时及术后返回病房时,观察组SCARED及CMF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比较(x±s)分 组别 n SCARED得分 CMFS得分 入组时 术前访视时 术后返回病房时 入组时 术前访视时 术后返回病房时 对照组 90 57.17±4.22 54.88±5.33 47.61±7.73 25.87±4.35 20.76±3.46 23.36±4.61 观察组 90 56.94±5.81 31.62±4.15* 35.77±5.82* 26.01±4.18 16.85±2.75* 18.58±2.98* SCARED: 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 CMFS: 儿童医疗恐惧量表。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2.3 2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2 h, 2组患儿V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24 h, 观察组患儿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x±s)分 组别 n 术后2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对照组 90 3.55±0.50 1.84±0.33 1.13±0.24 观察组 90 3.47±0.46 1.56±0.27* 0.82±0.12*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2.3 2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2 h, 2组患儿V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24 h, 观察组患儿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3。
表 3 2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x±s)分 组别 n 术后2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对照组 90 3.55±0.50 1.84±0.33 1.13±0.24 观察组 90 3.47±0.46 1.56±0.27* 0.82±0.12* 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3. 讨论
疝气常见的症状是当患儿哭闹或便秘时腹压升高,导致腹股沟区出现软包块,若腹腔内脏器频繁进入疝囊,可能会导致疝孔变大、疝囊内脏器缺血坏死等情况发生。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是治疗小儿疝气最常见的微创手术[9], 但由于患儿表达能力及适应能力不足,患儿及家长对疝气疾病知识了解度较低,导致患儿焦虑、恐惧情绪严重,治疗配合度较低,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10]。学龄期患儿思维活跃且模仿能力强,因此针对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的护理干预应重视患儿个体差异性,在积极、主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沟通及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利于提高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分析其原因在于多元化沟通中融入了语言沟通、肢体沟通及奖励措施,相较于常规护患沟通更具有亲和力,可以减少患儿对医疗环境和医护人员的陌生感,肢体语言能够通过身体传达情绪和意图[11]。针对学龄期患儿,通过语言及肢体沟通能够安抚患儿情绪,更好地理解护理人员传达的医疗信息,通过设置奖励措施,通过激励干预更能让患儿积极参与疝气及手术相关知识的相关教育,提高患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度,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 童化诱导通过医疗游戏的设置,在缓解患儿负性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自我调节功能和主观能动性,能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治疗环境,提高其依从性。以往研究[12]显示,通过肢体语言及奖励措施等多种形式沟通方法,能够促进医护人员与患儿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增加患儿信任度,提高护理工作依从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应用的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将小儿疝气及手术相关晦涩难懂的医疗知识以动画形式表现,护理人员身穿动画服装进行模仿演示,使疾病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同时也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儿的关系,能够提高患儿学习专注度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阿丽古丽·阿不都热合木等[13]认为,童趣诱导干预避免了常规护理的枯燥乏味,通过奖励机制也有效提高了患儿的积极性及治疗配合度,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针对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临床护理中,可采用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取代常规沟通及护理方法,对提高患儿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配合度有一定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术前访视时及术后返回病房时观察组患儿SCARED及CMF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2、24 h, 观察组患儿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能缓解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焦虑、恐惧情绪,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为: 对医疗环境及手术过程缺乏了解等因素,均会导致患儿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易导致患儿出现哭闹、易激惹、不配合医疗措施等抵抗情绪,尤其在临近手术时,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手术进程及治疗效果[14]。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通过演示及角色扮演详细讲解手术过程,重点强调了无痛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负性情绪; 学龄期对疾病及手术具有一定认知力,且对图片、动画等具有童趣的事物充满兴趣,在患儿治疗期间通过童趣化诱导及多元化沟通,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健康知识了解度,还能更好地引起患儿共鸣,吸引患儿注意力,降低患儿认知难度,进而缓解焦虑及恐惧情绪。目前语言及非语言沟通、童趣化护理、动画演示等均在儿童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在改善护患关系,缓解不良情绪中发挥显著作用[15]。研究[16]显示,围术期焦虑及恐惧水平与疼痛可相互影响,焦虑及疼痛水平越高,疼痛程度越明显,本研究采用的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效缓解了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术后疼痛。相关研究[17]也证实,通过童趣化宣教、动画演示等形式有利于帮助患儿表达护理需求及内心情绪,还可通过与疼痛刺激竞争传导通路达到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耐受程度的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利于提高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能有效缓解患儿围术期焦虑及恐惧情绪,对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有一定积极作用。
3. 讨论
疝气常见的症状是当患儿哭闹或便秘时腹压升高,导致腹股沟区出现软包块,若腹腔内脏器频繁进入疝囊,可能会导致疝孔变大、疝囊内脏器缺血坏死等情况发生。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是治疗小儿疝气最常见的微创手术[9], 但由于患儿表达能力及适应能力不足,患儿及家长对疝气疾病知识了解度较低,导致患儿焦虑、恐惧情绪严重,治疗配合度较低,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10]。学龄期患儿思维活跃且模仿能力强,因此针对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的护理干预应重视患儿个体差异性,在积极、主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沟通及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利于提高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分析其原因在于多元化沟通中融入了语言沟通、肢体沟通及奖励措施,相较于常规护患沟通更具有亲和力,可以减少患儿对医疗环境和医护人员的陌生感,肢体语言能够通过身体传达情绪和意图[11]。针对学龄期患儿,通过语言及肢体沟通能够安抚患儿情绪,更好地理解护理人员传达的医疗信息,通过设置奖励措施,通过激励干预更能让患儿积极参与疝气及手术相关知识的相关教育,提高患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度,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 童化诱导通过医疗游戏的设置,在缓解患儿负性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自我调节功能和主观能动性,能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治疗环境,提高其依从性。以往研究[12]显示,通过肢体语言及奖励措施等多种形式沟通方法,能够促进医护人员与患儿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增加患儿信任度,提高护理工作依从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应用的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将小儿疝气及手术相关晦涩难懂的医疗知识以动画形式表现,护理人员身穿动画服装进行模仿演示,使疾病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同时也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儿的关系,能够提高患儿学习专注度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阿丽古丽·阿不都热合木等[13]认为,童趣诱导干预避免了常规护理的枯燥乏味,通过奖励机制也有效提高了患儿的积极性及治疗配合度,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针对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临床护理中,可采用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取代常规沟通及护理方法,对提高患儿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配合度有一定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术前访视时及术后返回病房时观察组患儿SCARED及CMF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2、24 h, 观察组患儿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能缓解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焦虑、恐惧情绪,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为: 对医疗环境及手术过程缺乏了解等因素,均会导致患儿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易导致患儿出现哭闹、易激惹、不配合医疗措施等抵抗情绪,尤其在临近手术时,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手术进程及治疗效果[14]。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通过演示及角色扮演详细讲解手术过程,重点强调了无痛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负性情绪; 学龄期对疾病及手术具有一定认知力,且对图片、动画等具有童趣的事物充满兴趣,在患儿治疗期间通过童趣化诱导及多元化沟通,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健康知识了解度,还能更好地引起患儿共鸣,吸引患儿注意力,降低患儿认知难度,进而缓解焦虑及恐惧情绪。目前语言及非语言沟通、童趣化护理、动画演示等均在儿童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在改善护患关系,缓解不良情绪中发挥显著作用[15]。研究[16]显示,围术期焦虑及恐惧水平与疼痛可相互影响,焦虑及疼痛水平越高,疼痛程度越明显,本研究采用的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效缓解了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焦虑及恐惧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儿术后疼痛。相关研究[17]也证实,通过童趣化宣教、动画演示等形式有利于帮助患儿表达护理需求及内心情绪,还可通过与疼痛刺激竞争传导通路达到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耐受程度的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多元化沟通联合童趣性诱导干预有利于提高学龄期疝微创手术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能有效缓解患儿围术期焦虑及恐惧情绪,对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有一定积极作用。
-
表 1 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x±s)[M(P25, P75)][n(%)]
一般资料 胃癌组(n=39) 胃癌前病变组(n=26) 胃良性病组(n=50) 年龄/岁 70.28±7.80*# 60.38±10.53 54.98±11.94 男性 28(71.79)* 18(69.23)* 19(38.00) CST4/(U/mL) 134.69(61.96, 201.11)* 81.63±51.06* 41.81(27.90, 54.85) CEA/(ng/mL) 3.62(2.54, 12.69)*# 1.79(1.40, 2.75) 1.88(1.42, 2.43) CA19-9/(U/mL) 45.92(6.25, 418.42)*# 4.28(2.46, 14.53) 6.83(3.23, 14.64) CA72-4/(U/mL) 3.10(1.85, 27.49)*# 1.39(0.41, 3.33) 1.59(0.60, 2.49) CST4: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 CEA: 癌胚抗原; CA19-9: 糖类抗原19-9; CA72-4: 糖类抗原72-4。
与胃良性病组比较, * P < 0.05, 与胃癌前病变组比较, #P < 0.05。表 2 CST4与传统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n(%)]
指标 胃良性病组(n=50) 胃癌前病变组(n=26) 胃癌组(n=39) CST4阳性 3(6.00) 8(30.77) 26(66.67) CEA阳性 1(2.00) 2(7.69)* 17(43.59)* CA19-9阳性 1(2.00) 0* 21(53.85)* CA72-4阳性 1(2.00) 3(11.54)* 12(30.77)* 与CST4比较, * P < 0.05。 表 3 胃癌危险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因素 SE Walds P OR(95%CI) 年龄 0.044 5.124 0.024 1.104(1.013~1.204) 性别 0.848 0.109 0.742 1.323(0.251~6.965) CST4 0.009 4.440 0.035 1.018(1.001~1.036) CEA 0.293 3.861 0.049 1.777(1.001~3.154) CA19-9 0.010 0.265 0.607 1.005(0.986~1.025) CA72-4 0.055 1.236 0.266 1.063(0.954~1.184) 常数 3.085 11.589 0.001 — 表 4 年龄、CST4和CEA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胃癌的诊断效能
指标 曲线下面积 截断值 敏感度/% 特异度/% P CST4 0.847 94.6 U/mL 71.8 92.0 < 0.001 CEA 0.810 2.4 ng/mL 79.5 74.0 < 0.001 年龄 0.860 62.0岁 82.1 22.0 < 0.001 联合 0.959 — 94.9 86.0 < 0.001 -
[1] 闫超, 陕飞, 李子禹. 2020年全球胃癌负担分析: 聚焦中国流行现状[J]. 中国肿瘤, 2023, 32(3): 161-170. [2] 曹毛毛, 陈万青. 中国癌症筛查现状[J]. 科技导报, 2023, 41(18): 11-17. [3] JELSKI W, MROCZKO B. Molecular and circulating biomarkers of gastric cancer[J]. Int J Mol Sci, 2022, 23(14): 7588. doi: 10.3390/ijms23147588
[4] 胡飞, 张克昌, 陈峰, 等. 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鳞癌相关抗原和糖类抗原72-4的变化及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 28(12): 46-50. doi: 10.7619/jcmp.20241255 [5] 李媛媛, 丁晓琳, 张军. CST4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 44(4): 372-375.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 电子版, 2019, 9(3): 118-144. [7] 赫捷, 陈万青, 李兆申, 等.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 北京)[J]. 中国肿瘤, 2022, 31(7): 488-527. [8] GOETZE O T, AL-BATRAN S E, CHEVALLAY M, et al. Multimodal treatment in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 Updat Surg, 2018, 70(2): 173-179. doi: 10.1007/s13304-018-0539-z
[9] 郭文静, 谢而付, 张巧娣. 不同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差异[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 25(5): 7-9. doi: 10.7619/jcmp.20201551 [10] 徐夕, 许叶旻, 李贵庆, 等. 基于血液学指标的胃癌前病变诊断模型的构建及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27(9): 1-7. doi: 10.7619/jcmp.20231259 [11] ZHOU D G, FAN X Y, XIE S Q, 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erum CST4 combined with tumor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digestive system malignant tumors[J]. Oncol Lett, 2024, 28(2): 384. doi: 10.3892/ol.2024.14517
[12] 王秀, 马新力, 王义国.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 电子版, 2019, 9(1): 37-39. [13] DOU Y L, LV Y L, ZHOU X J, et al. Antibody-sandwich ELISA analysis of a novel blood biomarker of CST4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J]. Onco Targets Ther, 2018, 11: 1743-1756. doi: 10.2147/OTT.S149204
[14] ZHANG Y Q, ZHANG J J, SONG H J,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CST4 promotes gastric cancer aggressiveness by activating the ELFN2 signaling pathway[J]. Am J Cancer Res, 2017, 7(11): 2290-2304.
[15] CHEN Y Y, LI B P, WANG J F,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type II cystatin genes in gastric cancer[J]. BMC Cancer, 2023, 23(1): 1122.
[16] 赵安娜, 吴爽, 张海平, 等. CST4在胃癌人群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 15(4): 559-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