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赵海艳, 王晔

赵海艳, 王晔. 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8): 95-98. DOI: 10.7619/jcmp.201908027
引用本文: 赵海艳, 王晔. 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8): 95-98. DOI: 10.7619/jcmp.201908027
ZHAO Haiyan, WANG Ye. Value of 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e combinedwith nursing mark in nursing management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8): 95-98. DOI: 10.7619/jcmp.201908027
Citation: ZHAO Haiyan, WANG Ye. Value of 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e combinedwith nursing mark in nursing management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8): 95-98. DOI: 10.7619/jcmp.201908027

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王晔, E-mail: Wy18191795636@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47

Value of 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e combinedwith nursing mark in nursing management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本院静配中心2016年1—12月的护理管理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1—12月静配中心护理管理情况为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予以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护理管理方式,比较2组护理管理成效。
      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 护理管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 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空气沉降菌发生率、输液反应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联合应用改良预警评分和护理标识,可提高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不合理用药和风险事件的出现。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e combined with nursing mark in nursing management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Methods  The basic situations of nursing managemen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were col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 basic situations of nursing managemen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included 2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nducted with routine management measure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nducted with 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e combined with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f nursing label. The results of nursing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to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quality score of nursing manage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s of irrational use of drugs, air sedimentation bacteria, transfusion reaction and infe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e and nursing mark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staff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and can als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irrational drug use and risk events.
  • 静配中心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结合药物特性,由专业的药护人员遵照既定程序配置全静脉营养液、抗生素和细胞性毒物[1-2]。静配中心改变了以往在开放环境中配置静脉液体的方式,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密闭、干净的药物配置环境。静配中心的存在是对药品质量和输液安全的保障,也提高了药品管理成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降低医疗成本支出,使得护理人员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患者展开护理服务,促进护理管理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提高用药安全和工作效率[3-4]。改良预警评分是由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提出并予以改进的生理科学评分,在急诊和ICU中被广泛应用,在评估患者病情程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使护理治疗更有针对性,极大地提高了疾病治疗效果[5-6]。护理标识通常被用来进行不同治疗种类和用药情况的区分,减少护理不到位引起的不合理用药事件,也可缓解护理人员在面对紧急抢救和患者数目增多等特殊情况下,工作量骤增带来的压力[7-8]。为促进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作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本院自2017年1月起在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联合应用改良预警评分和护理标识,取得了成效,现报告如下。

    回顾分析静配中心2016—2017年护理管理情况研究资料,设置2016年1—12月接受静脉药物治疗的患者200例为对照组, 2017年1—12月接受静脉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45.96±2.18)岁,疾病类型: 呼吸系统疾病64例,消化系统疾病52例,神经系统疾病48例,泌尿系统疾病3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74岁,平均(46.24±2.35)岁,疾病类型: 呼吸系统疾病66例,消化系统疾病53例,神经系统疾病47例,泌尿系统疾病34例。入组患者无静脉给药禁忌证。排除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凝血功能或造血功能异常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精神病等认知沟通障碍者。入组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上述数据间均保持同质性(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注重药物配置工作的实时监测,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 做好异常情况的处理解决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良预警评分结合护理标识进行护理。

    对入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和体温共5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检测,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静脉给药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改良预警评分的填写,根据填写结果予以动态监测, 4分者,每小时监测1次; 3分者,每2 h监测1次; 2分者,每4 h检测1次。对于评分上升者,应及时查看,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医护措施。同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对轻度患者来讲,护理人员应展开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了解静配中心工作情况,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从而积极主动参与护理工作; 对于存在“潜在危重症”风险的中度患者来讲,护理期间应注重家属思想工作的开展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进行重度患者的护理时,应迅速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患者病情需要为依据选择合适的静脉给药方式,在此基础上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进程。

    将药物按照其类型用不同颜色区分,普通药物置于蓝色区域,抗菌药物置于黄色区域,中成药置于绿色区域,红色区域用来放置抗肿瘤药物,并贴上紫色的“高危标识”,高危药品置于红色区域,标识各个药物的具体名称,根据药物特性置于相应的区域,用对应颜色标识区域架标识牌。工作人员服饰区分: 临床药师、工勤人员、配置人员和实习生的服饰颜色分别为蓝色、浅绿色、粉色和白色,便于患者区分不同人员工作职责。进行普通药物配置时穿蓝色防护服,配置抗菌药物时穿粉色防护服。静脉滴注药物用大小为6 mm×6 mm的纸张记录患者所需药物名称、功效、用药用量、不良反应等基础信息; 细胞毒性静脉滴注药物用8 mm×8 mm的纸张记录患者所需药物名称、功效、用药用量、不良反应等基础信息。静脉注射药物用黄色标识,静脉滴注药物用绿色标识。

    参照本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判定,问卷采用百分制计分法,按照得分由低至高分成不满意(< 60分),基本满意(60~90分)和非常满意(>90分),得分越高,证明患者对管理工作越满意。问卷经Cronbach′s α 值检验,问卷的整体信度值为73.6%, 证实量表可信度较好。2组干预前后护理管理质量由药物配置(40分)、药品发放(30)分和文书书写(30分)组成,分数越高,证明护理管理质量越好。同时进行2组不合理用药概率、空气沉降菌生成率、输液反应率和感染发生率的对比。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研究数据,满意度、不合理用药概率、空气沉降发生率、输液反应率和感染发生率用[n(%)]表示行χ2检验,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由(x±s)表示行t检验, 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0%, 与对照组的护理管理满意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护理管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n=200) 80(40.00) 92(46.00) 28(14.00) 172(86.00)
    观察组(n=200) 90(45.00) 100(54.29) 10(5.00) 190(95.0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观察组护理管理评分为(76.08±1.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21±1.85)分,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护理管理质量对比(x±s)  
    组别 药物配置 药品发放 文书书写 护理管理质量
    对照组(n=200) 30.12±1.54 22.32±0.64 21.96±1.18 76.08±1.68
    观察组(n=200) 36.78±2.46* 27.16±0.52* 27.42±0.72* 93.21±1.8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照组出现药物用法用量不当事件患者16例,出现溶剂选择不当事件患者15例,出现溶剂剂量不当事件患者13例,出现用药频次不当事件患者12例,共56例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为28.00%; 观察组药物用法用量不当6例,溶剂选择不当4例,溶剂剂量不当4例,用药频次不当3例,共不合理用药17例,发生率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对照组空气沉降菌生成事件18例,输液反应24例,感染反应20例,发生率为31.00%; 观察组空气沉降菌生成6例,输液反应11例,感染发生8例,发生率为1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静配中心工作需要先进的药物配置技术和药师共同参与,是现代医院药物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药物治疗效果和医院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9-11]。静配中心为药学专业人员和护理人员提供静脉药物配置和无菌操作平台,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具体症状表现选择针对性的药物,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与口服方式相比,静脉给药使药物经静脉直达病灶,见效快、效果好,但同时也提高了用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12]。为此在提高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水平与质量的同时,需注重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

    以往护理管理工作集中于对现存问题的解决,针对性不强,无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作出准确预测,护理管理水平有限。改良式预警评分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评估,对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工作开展情况有着良好的预测作用。在了解患者具体症状表现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患者病情需要的静脉治疗药物,进而在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消耗[13-15]。护理标识的应用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和患者了解科室的布局,促进风险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16-17], 能够帮助静配中心的工作人员规范自身行为,在落实基础护理措施得分前提下,促进工作人员规范化操作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提高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作质量,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18-19]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工作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所得结论证明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能够提高静配中心工作人员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观察组工作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可提高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作质量; 观察组患者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意味着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降低静配中心患者不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组空气沉降菌发生率、输液反应发生率、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提示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能够降低静配中心风险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将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运用至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使得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得到提升,降低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

  • 表  1   2组护理管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n=200) 80(40.00) 92(46.00) 28(14.00) 172(86.00)
    观察组(n=200) 90(45.00) 100(54.29) 10(5.00) 190(95.0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护理管理质量对比(x±s)  

    组别 药物配置 药品发放 文书书写 护理管理质量
    对照组(n=200) 30.12±1.54 22.32±0.64 21.96±1.18 76.08±1.68
    观察组(n=200) 36.78±2.46* 27.16±0.52* 27.42±0.72* 93.21±1.8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力万顺, 李念, 敬蓝琦, 等. 医院静配中心净化配置室管理制度的实践与优化[J]. 西南国防医药, 2017, 27(6): 633-634. 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17.06.036
    [2] 龚如燕. 静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7): 173-174.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6.07.120
    [3] 张雪, 朱亚杰, 周凡钰, 等. 品管圈在静配中心减少漏审不合理医嘱中的应用[J]. 海峡药学, 2017, 29(5): 210-211. doi: 10.3969/j.issn.1006-3765.2017.05.122
    [4] 杜彦秋. 静配中心输液配送限速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23): 10-12.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05
    [5] 黄亚娟, 张宏宇, 张霞明, 等.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在老年急诊危重症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7, 31(10): 1264-1266. doi: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0.036
    [6] 罗丽娜, 刘力婕, 张倩倩.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校正改良预警评分在外科术后作用的对比[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8): 127-129. doi: 10.7619/jcmp.201708038
    [7] 王婀娜. 护理标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 199-20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XK201703162.htm
    [8] 刘英妮, 文孝群.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9): 210-21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XK201629174.htm
    [9] 力万顺, 李念, 敬蓝琦, 等. 医院静配中心净化配置室管理制度的实践与优化[J]. 西南国防医药, 2017, 27(6): 633-634. 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17.06.036
    [10] 院静配中心2017年第一季度不合理医嘱统计分析[J]. 药学研究, 2017, 36(9): 56-58.
    [11] 郑学海, 邓艾平. 多环节质量控制在降低静配中心退药率的应用实践[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19): 1989-199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YZ201719027.htm
    [12] 赵迎宾. 对医院静脉给药不合理情况的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22): 25-27. doi: 10.3969/j.issn.2095-7629.2016.22.017
    [13] 王亚丽, 张莉, 刘宏, 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识别病情临床应用现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7, 17(5): 359-361. doi: 10.3969/j.issn.1671-315X.2017.05.020
    [14] 王艳梅, 李萍, 侯铭, 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患者病情评估效果比较[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 34(22): 53-56. doi: 10.3969/j.issn.1008-9993.2017.22.012
    [15] 农彩梅, 黄曲云, 黄青秀.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8): 10-12.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8.004
    [16] 董玲玲, 韩淑亭, 张新双. 护理标识管理在强化ICU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 24(12): 1193-119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FYG201712028.htm
    [17] 王君娣.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1): 129-131.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6.01.046
    [18] 陈宇. 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 22(10): 129-13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YG201610044.htm
    [19] 胡卓卓, 廖小萍, 谢娟.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7): 97-99. 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6.07.047
  • 期刊类型引用(20)

    1. 蔡伦,刘玲,马双双,丁韦韦.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医嘱审核中的应用价值. 西北药学杂志. 2024(01): 207-210 . 百度学术
    2. 周超文,杨礼菲. 改良预警评分标识联合精细化管理在PIVAS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09): 167-171 . 百度学术
    3. 冯增霞. 护理标识联合垂直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12): 160-162 . 百度学术
    4. 车连容,何莹,赖宝龙.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超说明书用药的分级管理研究. 中国医药科学. 2022(02): 117-120 . 百度学术
    5. 刘艳.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06): 183-186 . 百度学术
    6. 戴丽珠. 静脉配置中心退药情况及PDCA质量控制的实践效果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11): 1974-1975+1980 . 百度学术
    7. 苏婷. 护理风险管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配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06): 737-739 . 百度学术
    8. 李留夷,王应琼,曾颖. 预警视角下的联合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07): 891-894 . 百度学术
    9. 朱加亚. 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在静脉调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人人健康. 2022(18): 57-59 . 百度学术
    10. 闫秀芬,左国华,范国鸿. 护理标识联合垂直管理在静配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20): 3661-3663 . 百度学术
    11. 詹月敏,陈凤莲,周艳. 静配中心首批输液配送限速影响因素分析与改进策略. 海峡药学. 2022(12): 153-155 . 百度学术
    12. 吴荣. 提高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策略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 2021(03): 415-417 . 百度学术
    13. 张菊,蒋燕,江娟,蔡逸虎,张敏杰,孔金凤. 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中的研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1(S1): 124 . 百度学术
    14. 招宁. 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处方药. 2021(11): 49-51 . 百度学术
    15. 李端,孔锐,刘煜航,刘晔琳. 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影响因素. 江苏预防医学. 2021(06): 724-726 . 百度学术
    16. 高颖,徐莉芬. 标识法对提升急诊抢救药物管理中的作用观察.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3): 378-379 . 百度学术
    17. 仲学萍,杨文凤,赵梅凤,初晓玲. 风险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4): 184+195 . 百度学术
    18. 严琼红,刘雪平,黎蔚. 护理标识在体检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装备. 2020(21): 50-51 . 百度学术
    19. 朱磊.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在胃肠外营养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山西医药杂志. 2020(24): 3492-3494 . 百度学术
    20. 张金凤,任红红,岳丹丹,高花玲. 简述静脉用药调配科提高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心理月刊. 2019(24): 16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9
  • HTML全文浏览量:  120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2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1-19
  • 录用日期:  2019-03-0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0-12-03
  • 发布日期:  2019-04-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