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for detections of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plaque and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dia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斑块及颈动脉狭窄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458例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象, 其中对照组168例为非脑卒中健康体检者,卒中组290例为缺血脑卒中患者。分析2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及不同狭窄程度发生率。结果 卒中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发生率、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 卒中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程度与缺血脑卒中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检出率。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for detections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plaque and carotid stenosis in dia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Methods Totally 458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ultrasonograph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168, non-stroke health controls) and stroke group (n=290,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The incidence rates of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plaque and different degrees of stenosis were analyzed in both groups.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cidence rates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thickening and carotid plaque between strok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degree of carotid stenosis in strok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plaque and stenosis degree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Carotid ultrasound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detection rate of stroke.
-
Keywords:
- carotid ultrasound /
- stroke /
- carotid stenosis /
- plaque /
-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
近年来,中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是脑卒中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1-2]。脑卒中是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脑卒中的特效药物,早期预防是最好的措施[3]。准确评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选取本院2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同期168例非脑卒中患者,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斑块及颈动脉狭窄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者458例,将其分为卒中组290例与对照组168例。卒中组为缺血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为非脑卒中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年龄35~78岁,平均(66.05±9.04)岁; 男98例,女70例。卒中组年龄37~79岁,平均(68.08±10.15) 岁; 男174例,女11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 具有可比性。卒中组纳入标准: ①符合201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并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②临床病史与体征、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与缺血性脑卒中相符。排除标准[4-5]: ①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肌梗死等引起的心源性栓塞所致的脑卒中; ②颅内血管狭窄、颅内肿瘤患者; ③出血性卒中。对照组均经CT或MRI检查无脑梗死表现,全身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IU-22和东软Phoenix), 选用线阵探头,频率均为5.0~12.0 MHz。患者采取仰卧位,将颈部暴露,垫高肩部,后仰头颈部,尽可能地偏向检测对侧。详细检查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总动脉、颈总动脉窦部及颈内动脉有无斑块并观察斑块情况(大小、数目、范围、位置),计算颈动脉斑块所致狭窄率。对于局部狭窄的地方,需要测量该部位舒张末期最大峰值、收缩期最大峰值、狭窄处管腔内径,对狭窄程度进行全面评估。
1.3 评价标准
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003年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及2009年中国超声诊断指南,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 正常(IMT < 1.0 mm)、内膜增厚(IMT≥1.0~ < 1.5 mm)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1.5 mm)。颈动脉狭窄分级参照北美放射学会颈动脉内膜剥脱试验(NASCET)分度方法[5-7], 将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级: ①轻度狭窄: 内径狭窄 < 50%, 峰值流速(PSV) < 125 cm/s, 舒张末期流速(EDV) < 40 cm/s, 颈内动脉(ICA)PSV与双侧颈总动脉(CCA)PSV比值(PSVICA/PSVCCA) < 2.0。②中度狭窄: 内径狭窄50%~70%, PSV 125~230 cm/s, EDV 40~100 cm/s, PSVICA/PSVCCA 2.0~4.0。③重度狭窄: 内径狭窄 > 70%~99%, PSV > 230 cm/s, EDV > 100 cm/s, PSVICA/PSVCCA > 4.0。④完全闭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比较
卒中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比较(x±s)mm 组别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卒中组 1.38±0.36* 1.13±0.22* 0.97±0.23* 对照组 0.81±0.22 0.84±0.18 0.72±0.12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2.2 2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狭窄程度发生率比较
卒中组内中膜增厚率及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 卒中组颈动脉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 卒中组颈动脉狭窄率以中度以上多见。颈动脉斑块是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狭窄程度发生率比较[n(%)]组别 内中膜增厚 斑块 轻度狭窄 中度狭窄 重度狭窄 完全闭塞 卒中组(n=290) 266(91.72)** 245(84.48)** 69(23.79)* 102(35.17)** 54(18.62)* 20(6.90)* 对照组(n=168) 37(22.02) 21(12.50) 20(11.90) 1(0.60) 0 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3. 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的弹性逐渐下降,血管内壁的渐进性损伤会导致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增厚,直至管壁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随着病情变化,血管会进一步狭窄,血流灌注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硬化、斑块及狭窄致同侧脑梗死的发病率可高达90%~95%[8], 从而诱发脑卒中。同时,颈内动脉狭窄是进行性卒中的重要因素。颈总动脉血管分叉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原因是粥样硬化处已损伤的血管内皮易致血小板黏附,释放凝血因子,形成斑块及血栓而堵塞管腔,或脱落后随血流堵塞远端大脑小血管,致缺血脑梗死等[9]。本研究中, 70%颈动脉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膨大处。颈动脉斑块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特征,临床上视为脑卒中的前兆,相关文献[10-11]表明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具有相关性。本研究中,卒中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大于对照组,内中膜增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卒中组斑块发生率为84.48%, 高于对照组1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由此可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呈不同程度增加,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亦增加,特别是回声不均的软斑块,其表面覆盖栓子容易脱落、出血,是导致缺血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斑块及血栓等形成而导致管径变细或闭塞,引起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相应症状的一种疾病,其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中,卒中组颈动脉轻度狭窄69例,中度狭窄102例,重度狭窄54例,颈动脉完全闭塞20例,其对应的狭窄发生率分别为轻度23.79%、中度35.17%、重度18.62%、完全闭塞6.90%。对照组颈动脉轻度狭窄20例,中度狭窄1例,重度及完全闭塞均为0例,其对应的狭窄发生率分别为轻度11.90%、中度0.60%、重度0%、完全闭塞0%。研究[12-14]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国外研究[15]表明,约80%的脑卒中是因脑缺血导致的,其中又有约20%是由于颈动脉斑块产生的狭窄引起的。因此颈动脉狭窄群体是脑卒中的高危群体。因此,积极探讨有效的筛查方法,及时发现颈动脉狭窄情况,对于预防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脑卒中筛查的一项重要技术。华扬[16]强调自颈总动脉起始段自颈内、外动脉入颅连续扫查,确保动脉检查的连贯性及完整性。检查中需纵切及横切血管内膜及走行方向,同时需采用彩色多普勒表现(CDFI)观察管壁斑块及血流充盈缺损情况。测量颈动脉狭窄率可运用内径狭窄比、面积狭窄比及多普勒血流多参数比较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能够快速、准确、无创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及斑块处管腔狭窄程度、血流充盈进行清晰准确的评价,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信息。
综上所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程度与缺血脑卒中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评价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筛查的首选无创检查手段。
-
表 1 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比较(x±s)
mm 组别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卒中组 1.38±0.36* 1.13±0.22* 0.97±0.23* 对照组 0.81±0.22 0.84±0.18 0.72±0.12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表 2 2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狭窄程度发生率比较[n(%)]
组别 内中膜增厚 斑块 轻度狭窄 中度狭窄 重度狭窄 完全闭塞 卒中组(n=290) 266(91.72)** 245(84.48)** 69(23.79)* 102(35.17)** 54(18.62)* 20(6.90)* 对照组(n=168) 37(22.02) 21(12.50) 20(11.90) 1(0.60) 0 0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P < 0.01。 -
[1] 关景霞, 张少锋, 周琴, 等. TC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的研究[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 20(3): 141-145. doi: 10.3969/j.issn.1007-0478.2013.03.004 [2] 徐平, 肖波, 向绪林, 等. TCD与脑卒中预后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1): 15-16. doi: 10.3969/j.issn.1673-5110.2013.11.007 [3] 刘冬梅, 何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血流剪切力[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8(1): 55-5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YDX201401015.htm [4] 陈绚, 李国辉, 黄云旗, 等. 颈动脉超声应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因素分析[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6, 43(4): 302-305.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WSK201604005.htm [5] 韩景刚.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意义[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6): 1027-1028. doi: 10.3969/j.issn.1008-5971.2012.06.051 [6] 刘真, 曹晓慧, 龙滨, 等. 颈动脉超声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J]. 声学技术, 2017, 36(4): 200-202. 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SXJS201801001055.htm [7] Dominic P J H, Amitava B, Jack F, et 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Incidence, Risk Factors, Outcome, and Prognosis of Ischemic Peripheral Arterial Events: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J]. Circulation, 2015, 15 (19): 1805-1815. http://smartsearch.nstl.gov.cn/paper_detail.html?id=850abc796efb92b6511a7268c97925e9
[8] 李敏.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闭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 江苏医药, 2017, 43(3): 222-224, 22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IYA201703025.htm [9] 张清兰. 颈部血管彩超对前循环脑梗死的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9(6): 766-767. doi: 10.3969/j.issn.1672-1349.2011.06.067 [10] 田莉, 杨瑞琪, 邓芬, 等. 分析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工程, 2015, 23(2): 5-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CGC201502003.htm [11] 刘国荣, 王大力, 张文丽, 等. 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10): 1067-1070. doi: 10.3969/j.issn.1009-0126.2012.10.019 [12] 徐琴, 张微微, 魏微, 等. 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3, 21(7): 619-62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DYZ201307011.htm [13] 乔建宏, 邢韵, 刘玉红.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605例临床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1): 106-10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QY201301060.htm [14] 续雪红, 朱家起, 高磊. 颈部血管超声在脑卒中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3, 21(6): 764-76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MXB201306050.htm [15] 岳虹, 周华勇, 尹立雪.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J]. 西部医学, 2017, 29(4): 494-498.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17.04.010 [16] 华扬.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检测与治疗评价[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11(9): 655-65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NXG200909009.htm -
期刊类型引用(64)
1. 陈林云,刘峰,田烜,张田,张健,冉芳. 伴脑微出血的急性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相关生物标记物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02): 140-147 . 百度学术
2. 张会单,任冰,邹博,姜文弟. 颈动脉溃疡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01): 113-116 . 百度学术
3. 景阳,吕茂昌,付久园,杨植,刘超,曹宏伟. 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03): 292-295+331 . 百度学术
4. 吴国华,张晓飞,王琦,李超,闫雪芳.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及血液流变学与疾病分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13): 58-62 . 本站查看
5. 郭小婧.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13): 1990-1991+1994 . 百度学术
6. 王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与灌注情况的临床诊断. 医药论坛杂志. 2023(01): 63-66 . 百度学术
7. 骆玉辉,冯杰雄,杨春梅,张远鸿,冯志仪,冯均良. 头颈部CTA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吉林医学. 2023(06): 1517-1520 . 百度学术
8. 张燕,於巧,盛尧,康锴.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婚育与健康. 2023(11): 79-81 . 百度学术
9. 黄治飞,朱幼玲,董斌,翟登月,徐乔乔. 头颈部CT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几何形态对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斑块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13): 65-70 . 本站查看
10. 邓鹏飞,李递通,陈锦俭.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持续性低血压的影响因素. 内科. 2023(03): 219-222 . 百度学术
11. 李生虎,彭雪英. 颈动脉超声筛查在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准确性及灵敏性分析.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08): 1395-1397 . 百度学术
12. 刘阳梅. 颈动脉超声斑块易损性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预测价值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15): 108-110 . 百度学术
13. 孙晓鑫,陈静霞,杜文雯,李光雷,郭乃娇.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C形臂CT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前的临床预判价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21): 135-138 . 本站查看
14. 张婷.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颈动脉狭窄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14): 2169-2171 . 百度学术
15. 张振平,李泽群,凌思卓,周富强,刘和时,陈金华. 颈部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价值. 山东医药. 2023(34): 77-79 . 百度学术
16. 张玉树,王为强. 颈动脉斑块及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2(02): 236-240 . 百度学术
17. 吴才标. CVU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状况的评估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08): 1810-1813 . 百度学术
18. 林芳,林经纬.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03): 102-104 . 百度学术
19. 林少鹏,黄小平,丁苇,梁志超,莫才春.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异常及狭窄的价值分析.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04): 749-751+757 . 百度学术
20. 张宇恒,陈静锋,秦迁,生士凤,宋晓琴,丁素英. 空腹血糖轨迹与新发颈部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2(05): 331-336 . 百度学术
21. 闭安业,刘颖,陆云,赵桂红.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评估心血管疾病高发群体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效果. 黑龙江医药. 2022(03): 696-698 . 百度学术
22. 张京玲.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分析. 世界复合医学. 2022(08): 19-23 . 百度学术
23. 陈蝶,吴晶晶,韩笑,赵妍妍. 血管超声联合血清CatS/CysC水平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05): 80-84 . 百度学术
24. 吴正欢,史俊,黄红伟.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溃疡斑块危险因素的探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23): 95-99 . 百度学术
25. 刘颖萍,田双艳. 颈动脉超声在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医药论坛杂志. 2021(04): 132-134 . 百度学术
26. 高峰,马芳,许继梅,张凤云,杨春健. 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01): 104-107 . 百度学术
27. 孙丽坤,赵凤依,常玮鑫. 经颅超声溶栓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研究. 广西医学. 2021(04): 408-412 . 百度学术
28. 唐庆武,王青飞,朱相宝. 颈动脉超声检测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3): 162-165 . 百度学术
29. 罗香云,贺辉,程晶.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性质 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21(20): 2905-2907 . 百度学术
30. 漆丹. 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21(19): 34-36 . 百度学术
31. 尚绪娟. 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诊断效能. 当代医学. 2021(24): 55-57 . 百度学术
32. 苟显娜,赵丽莉,陈黎艳,孙赛男,唐向东. TCD联合CDFI应用对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08): 949-953 . 百度学术
33. 刘颖萍,田双艳. 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应用颈动脉超声的价值探讨. 医药论坛杂志. 2021(13): 65-67+71 . 百度学术
34. 黄熙畅,叶思婷,戚芷琪,孟令萃,周婷,周俊合,赵琳,符文彬. 运用三维超声VPQ技术评价针灸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1(16): 1229-1233 . 百度学术
35. 唐杨宇.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IMT及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当代医学. 2021(31): 142-143 . 百度学术
36. 徐耀平. 缺血性脑卒中颈部血管狭窄的超声诊断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对比.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20): 185-186 . 百度学术
37. 陈贝贝.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动脉狭窄准确率的对比研究. 实用医技杂志. 2021(12): 1410-1412 . 百度学术
38. 徐志新,韩为,张利达,张君宇,张国庆,张玲,罗佛赐. 通督调神针刺法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6): 426-430 . 百度学术
39. 李东林,邱国玲.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03): 13-15 . 本站查看
40. 张海春,叶茂,刘淑军,杨喜红.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 山西医药杂志. 2020(05): 527-529 . 百度学术
41. 孙丽.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中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5): 166-167 . 百度学术
42. 赵会霞. 颈部彩超在颈内动脉狭窄及斑块形态评估中应用观察.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2): 163-165 . 百度学术
43. 贾晓东,孙飞一,彭湃. 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应用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6): 168-169 . 百度学术
44. 鲍凯.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中老年糖尿病中的价值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2): 128-129 . 百度学术
45. 陈维林,陈思铭,欧思敏.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分析. 黑龙江医学. 2020(06): 810-812 . 百度学术
46. 谢芬,胡杰,王允琴.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病变关系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07): 59-64 . 百度学术
47. 王晓梅,王凤.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血流速度法与直径法对颈动脉狭窄评估效果对比分析. 社区医学杂志. 2020(11): 811-814 . 百度学术
48. 江武华. 颈动脉彩超与经颅多普勒联合检查在脑卒中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医学创新. 2020(19): 134-137 . 百度学术
49. 孟瑶,邓敏,周厚地,伉奕. 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疗效对比研究.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07): 773-777 . 百度学术
50. 吴正晖,张琛. 超声在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 2020(22): 3208-3209 . 百度学术
51. 赵晓燕.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中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的应用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8): 215-217 . 百度学术
52. 万咏梅,汤应梅. 超声检查在颈动脉斑块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体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9): 243-245 . 百度学术
53. 赵永庆,刘云风,李海燕,杨婷怡,李映雪,王瑜,许丽春.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21): 175+177 . 百度学术
54. 李均超.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黑龙江医学. 2020(09): 1269-1271 . 百度学术
55. 秦博,赵霞,张金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形态变化的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医刊. 2020(16): 40-43 . 百度学术
56. 阳亮,叶宏伟,范佳,许春阳. 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用医刊. 2020(19): 52-55 . 百度学术
57. 杨芳,张佳星,任歆,周卫东. 缺血性脑卒中和非脑卒中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狭窄程度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9): 3299-3301 . 百度学术
58. 黄莹,张森,薛淑恒.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华夏医学. 2020(04): 29-32 . 百度学术
59. 赵晓楠.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动脉超声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20): 162-164 . 百度学术
60. 党玉梅,金仁波,拜钱,马金梅.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10): 1942-1945 . 百度学术
61. 线滟,张娟,蔡志南.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当代医学. 2020(35): 130-131 . 百度学术
62. 林冬喜,汪勇,尹捷.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微创医学. 2020(05): 639-640+664 . 百度学术
63. 党玉梅,金仁波,拜钱,马金梅.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斑块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评估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12): 2323-2326 . 百度学术
64. 陈旭,项霞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血管早期动脉硬化治疗的指导价值探究.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12): 122+12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1
- HTML全文浏览量: 182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