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期
2019, (4): 1-4,8.
DOI: 10.7619/jcmp.201904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测试在Ⅰ型鼓室成形术后患者中耳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住院单纯鼓膜穿孔患者纳入手术组,均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每次复诊复查纯音测听和宽频声导抗测试,同时收集32名(64耳)听力正常人的宽频声导抗测试数据作为对照,设为正常组.结果 手术组入组患者共41例,3例术后1个月复诊发现鼓膜小穿孔,2例术后2个月复诊时发现鼓膜小穿孔.最终完成6个月随访的患者有32例(共32耳),平均年龄(35.48±15.25)岁,平均病史(11.14±9.34)年.纯音测听于术后3个月趋于稳定,声能吸收率于术后5个月趋于稳定.结论 鼓膜修补术患者术后5个月声能吸收率趋于稳定,对于术后患者建议可随访至术后5个月.
目的 探讨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测试在Ⅰ型鼓室成形术后患者中耳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住院单纯鼓膜穿孔患者纳入手术组,均行Ⅰ型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每次复诊复查纯音测听和宽频声导抗测试,同时收集32名(64耳)听力正常人的宽频声导抗测试数据作为对照,设为正常组.结果 手术组入组患者共41例,3例术后1个月复诊发现鼓膜小穿孔,2例术后2个月复诊时发现鼓膜小穿孔.最终完成6个月随访的患者有32例(共32耳),平均年龄(35.48±15.25)岁,平均病史(11.14±9.34)年.纯音测听于术后3个月趋于稳定,声能吸收率于术后5个月趋于稳定.结论 鼓膜修补术患者术后5个月声能吸收率趋于稳定,对于术后患者建议可随访至术后5个月.
2019, (4): 5-8.
DOI: 10.7619/jcmp.201904002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结果 本研究肺结节病患者中,Ⅰ期101例,Ⅱ期28例,Ⅲ期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影像学可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及胸膜病变等.本研究患者均进行淋巴结活检,其中应用EBUS-TBNA明确诊断者119例(91.5%).结论 肺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发现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应怀疑为此病.EBUS-TBNA具有创伤小、对Ⅰ及Ⅱ期结节病诊断率高特点,在肺结节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结果 本研究肺结节病患者中,Ⅰ期101例,Ⅱ期28例,Ⅲ期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影像学可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及胸膜病变等.本研究患者均进行淋巴结活检,其中应用EBUS-TBNA明确诊断者119例(91.5%).结论 肺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发现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应怀疑为此病.EBUS-TBNA具有创伤小、对Ⅰ及Ⅱ期结节病诊断率高特点,在肺结节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019, (4): 9-10,13.
DOI: 10.7619/jcmp.201904003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5、10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和心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5、10天的CRP水平、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手术后肺炎和脓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和伤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5、10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和心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5、10天的CRP水平、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手术后肺炎和脓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和伤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2019, (4): 11-13.
DOI: 10.7619/jcmp.201904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四肢创伤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 (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四肢创伤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 (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2019, (4): 14-15,19.
DOI: 10.7619/jcmp.201904005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并按照给药方案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研究组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出血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 (P <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出血率3.85%,低于对照组15.38% (P >0.05).研究组患者的CK-MB峰值时间(11.08±1.89)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75±2.61)h (P<0.05).结论 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肯定.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并按照给药方案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研究组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出血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 (P <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出血率3.85%,低于对照组15.38% (P >0.05).研究组患者的CK-MB峰值时间(11.08±1.89)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75±2.61)h (P<0.05).结论 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肯定.
2019, (4): 16-19.
DOI: 10.7619/jcmp.201904006
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7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组患者术前、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预见性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护士自我价值,培养了护士的预见性思维.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7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组患者术前、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预见性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提高了护士自我价值,培养了护士的预见性思维.
2019, (4): 20-22.
DOI: 10.7619/jcmp.201904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采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32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以评定其手术治疗可行性.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手术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主刀医生,术后做好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结果 经病理检查32例患者均行完整切除,其中十二指肠脂肪癌2例,十二指肠平滑肌瘤2例,食管脂肪瘤3例,胃类癌3例,十二指肠异位胰腺3例,胃异位胰腺3例,胃间质瘤4例,胃平滑肌瘤5例,食管平滑肌瘤7例.术后1个月内行内镜复查,26例肿瘤完全消失,但局部形成瘢痕;5例行2次套扎,肿瘤完全消失;1例坏死物未完全脱落,存在肿瘤残留,内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穿孔,且术后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采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术治疗并充分做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采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32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以评定其手术治疗可行性.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手术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主刀医生,术后做好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结果 经病理检查32例患者均行完整切除,其中十二指肠脂肪癌2例,十二指肠平滑肌瘤2例,食管脂肪瘤3例,胃类癌3例,十二指肠异位胰腺3例,胃异位胰腺3例,胃间质瘤4例,胃平滑肌瘤5例,食管平滑肌瘤7例.术后1个月内行内镜复查,26例肿瘤完全消失,但局部形成瘢痕;5例行2次套扎,肿瘤完全消失;1例坏死物未完全脱落,存在肿瘤残留,内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穿孔,且术后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采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术治疗并充分做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2019, (4): 23-29,33.
DOI: 10.7619/jcmp.201904008
摘要:
目的 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膀胱癌患者相关信息,下载PRMT5基因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资料.分析PRMT5 mRNA表达水平在膀胱癌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分析PRMT5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组织芯片做免疫组化实验,在蛋白水平验证基因水平的结论.结果 PRMT5在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001).PRMT5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预后显著更差(Log-rank P=2.6×10-4).PRMT5高表达更倾向于分布在T3、T4期(以TNM分期).PRMT5在癌和癌旁组织中蛋白质水平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膀胱癌中,基因水平下PRMT5高表达是一种预后不良因素,蛋白水平未发现明显差异.
目的 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膀胱癌患者相关信息,下载PRMT5基因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资料.分析PRMT5 mRNA表达水平在膀胱癌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分析PRMT5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组织芯片做免疫组化实验,在蛋白水平验证基因水平的结论.结果 PRMT5在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001).PRMT5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预后显著更差(Log-rank P=2.6×10-4).PRMT5高表达更倾向于分布在T3、T4期(以TNM分期).PRMT5在癌和癌旁组织中蛋白质水平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膀胱癌中,基因水平下PRMT5高表达是一种预后不良因素,蛋白水平未发现明显差异.
2019, (4): 30-33.
DOI: 10.7619/jcmp.201904009
摘要:
目的 疼痛穴位敷贴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咳嗽症状积分、FeNO水平.结果 穴位敷贴组总有效率93.30%,显著高于对照组66.70% (P <0.05).2组患者治疗后Fe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穴位敷贴组治疗后FeN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穴位敷贴组咳嗽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穴位敷贴治疗CVA疗效显著.
目的 疼痛穴位敷贴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咳嗽症状积分、FeNO水平.结果 穴位敷贴组总有效率93.30%,显著高于对照组66.70% (P <0.05).2组患者治疗后Fe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穴位敷贴组治疗后FeN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穴位敷贴组咳嗽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穴位敷贴治疗CVA疗效显著.
2019, (4): 34-36,40.
DOI: 10.7619/jcmp.201904010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P <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清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以上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血气指标,极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并发症较少,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P <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清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以上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血气指标,极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且并发症较少,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2019, (4): 37-40.
DOI: 10.7619/jcmp.201904011
摘要:
目的 比较急性生理评分(APS)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对高龄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能力的差异.方法 利用美国重症医学领域的公共数据库筛选出高龄(年龄≥80岁)脓毒症患者并分别计算APS与SOFA,以28 d内死亡为主要结局,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评分与预后的关联,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不同.结果 最终共纳入2 936例高龄脓毒症患者,平均年龄为(85.47±3.09)岁,28 d内病死率为22.89%.APS与SOFA均与28 d内死亡显著关联(风险比分别为1.03与1.17).APS与SOFA预测28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和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S与SOFA对于高龄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而APS对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SOFA.
目的 比较急性生理评分(APS)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对高龄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能力的差异.方法 利用美国重症医学领域的公共数据库筛选出高龄(年龄≥80岁)脓毒症患者并分别计算APS与SOFA,以28 d内死亡为主要结局,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评分与预后的关联,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不同.结果 最终共纳入2 936例高龄脓毒症患者,平均年龄为(85.47±3.09)岁,28 d内病死率为22.89%.APS与SOFA均与28 d内死亡显著关联(风险比分别为1.03与1.17).APS与SOFA预测28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和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S与SOFA对于高龄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而APS对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SOFA.
2019, (4): 41-43,46.
DOI: 10.7619/jcmp.201904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2组患儿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比较2组患儿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和最大呼吸流速(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质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加速缓解咳嗽症状,有效阻止咳嗽变异性哮喘向支气管哮喘转变.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2组患儿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比较2组患儿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和最大呼吸流速(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质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加速缓解咳嗽症状,有效阻止咳嗽变异性哮喘向支气管哮喘转变.
2019, (4): 44-46.
DOI: 10.7619/jcmp.201904013
摘要: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MVFM)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参附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联合MVFM治疗,参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h后、24h后、1周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2组患者治疗6h、24h、1周后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CVP与MAP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2组治疗24 h、1周后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参附组患者治疗6h、24h、1周后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与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h、1周后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治疗6h、24h、1周后的CV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MVFM能显著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缺氧状态,增加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MVFM)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参附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联合MVFM治疗,参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h后、24h后、1周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2组患者治疗6h、24h、1周后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CVP与MAP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2组治疗24 h、1周后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参附组患者治疗6h、24h、1周后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与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h、1周后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治疗6h、24h、1周后的CV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MVFM能显著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缺氧状态,增加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
2019, (4): 47-49,53.
DOI: 10.7619/jcmp.201904014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滋阴活血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滋阴活血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高血压及冠心病临床疗效,以及随访1年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头痛眩晕、胸胁胀满、肾气亏损、畏寒肢冷等中医症候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高血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 (P <0.05).研究组患者冠心病总有效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对2组患者随访1年,研究组死亡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6.0%(P<0.05).研究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再发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 (P <0.05).结论 中药滋阴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控制患者血压,保护患者心血管系统,改善动脉血管硬化.
目的 探讨中药滋阴活血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滋阴活血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高血压及冠心病临床疗效,以及随访1年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头痛眩晕、胸胁胀满、肾气亏损、畏寒肢冷等中医症候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高血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 (P <0.05).研究组患者冠心病总有效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对2组患者随访1年,研究组死亡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6.0%(P<0.05).研究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再发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 (P <0.05).结论 中药滋阴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控制患者血压,保护患者心血管系统,改善动脉血管硬化.
2019, (4): 50-53.
DOI: 10.7619/jcmp.201904015
摘要:
目的 观察芪明颗粒与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41例DR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芪明组(n=47)、羟苯磺酸钙组(n=47)、联合组(n=47).3组均予以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芪明组予以芪明颗粒治疗,羟苯磺酸钙组予以羟苯磺酸钙治疗,联合组予以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3组视力改善效果、治疗前后视力、眼底情况(渗出及出血灶面积、微血管瘤数).结果 联合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较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高(P<0.05);治疗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视力较联合组差(P<0.05);治疗后联合组渗出及出血灶面积小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微血管瘤数少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P<0.05).结论 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DR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视网膜渗出、出血及微血管瘤,改善患者视力.
目的 观察芪明颗粒与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41例DR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芪明组(n=47)、羟苯磺酸钙组(n=47)、联合组(n=47).3组均予以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芪明组予以芪明颗粒治疗,羟苯磺酸钙组予以羟苯磺酸钙治疗,联合组予以芪明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3组视力改善效果、治疗前后视力、眼底情况(渗出及出血灶面积、微血管瘤数).结果 联合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较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高(P<0.05);治疗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视力较联合组差(P<0.05);治疗后联合组渗出及出血灶面积小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微血管瘤数少于芪明组、羟苯磺酸钙组(P<0.05).结论 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配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DR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视网膜渗出、出血及微血管瘤,改善患者视力.
2019, (4): 54-56.
DOI: 10.7619/jcmp.201904016
摘要: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其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02例,给予小剂量氢氯噻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片.对比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内皮素-1(ET-1)降低而一氧化氮(NO)增加(P<0.05),且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而ET-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4.5% (P <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有效改善其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等优点.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其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02例,给予小剂量氢氯噻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片.对比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内皮素-1(ET-1)降低而一氧化氮(NO)增加(P<0.05),且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而ET-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4.5% (P <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有效改善其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等优点.
2019, (4): 57-59,63.
DOI: 10.7619/jcmp.201904017
摘要: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外周血小板计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1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乙肝核心抗体(HBcAb)滴度、乙肝核心抗体IgM (HBcAb-IgM)滴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Log值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探讨肝纤维化程度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及HBcAb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外周血小板计数(162.6±43.4)×109/L、HBcAb-IgM滴度(o.08±0.05) S/CO、HBsAg滴度Log值(3.3±0.2) 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肝纤维化程度与HBcAb滴度、HBsAg滴度Log值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存在线性相关(P值分别为0.004、0.001、0.012,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0.717、-0.478).结论 相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HBcAb滴度较高,而外周血小板计数、HBcAb-IgM滴度及HBsAg滴度Log值较低,且肝纤维化程度与HBcAb滴度、HBsAg滴度Log值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存在线性相关.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外周血小板计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1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乙肝核心抗体(HBcAb)滴度、乙肝核心抗体IgM (HBcAb-IgM)滴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Log值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并探讨肝纤维化程度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及HBcAb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外周血小板计数(162.6±43.4)×109/L、HBcAb-IgM滴度(o.08±0.05) S/CO、HBsAg滴度Log值(3.3±0.2) 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肝纤维化程度与HBcAb滴度、HBsAg滴度Log值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存在线性相关(P值分别为0.004、0.001、0.012,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0.717、-0.478).结论 相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HBcAb滴度较高,而外周血小板计数、HBcAb-IgM滴度及HBsAg滴度Log值较低,且肝纤维化程度与HBcAb滴度、HBsAg滴度Log值及外周血小板计数存在线性相关.
2019, (4): 60-63.
DOI: 10.7619/jcmp.201904018
摘要:
目的 比较熊去氧胆酸联合多潘立酮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PBRG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A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B组采用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B组的7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上述症状评分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低于B组的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治疗PBRG患者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胃部不适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目的 比较熊去氧胆酸联合多潘立酮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PBRG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A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B组采用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B组的7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上述症状评分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低于B组的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治疗PBRG患者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胃部不适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摘要:
目的 探讨渐进式肝门阻断法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2例肝切除病例,术中采用Pringle手法阻断肝门.根据肝门阻断方式分为渐进组36例与对照组26例.比较2组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渐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术后48 h腹水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渐进式肝门阻断法能够显著减轻因肝门阻断导致的肝损伤及腹腔渗出.
目的 探讨渐进式肝门阻断法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2例肝切除病例,术中采用Pringle手法阻断肝门.根据肝门阻断方式分为渐进组36例与对照组26例.比较2组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渐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术后48 h腹水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渐进式肝门阻断法能够显著减轻因肝门阻断导致的肝损伤及腹腔渗出.
2019, (4): 67-69.
DOI: 10.7619/jcmp.20190402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联合胃蛋白酶原(PG)检测在诊断萎缩性胃炎并发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5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实验组,根据感染情况再分为感染组23例与非感染组33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及PG水平,比较感染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及PG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降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降钙素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G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感染组血清降钙素水平显著下降,PG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PG水平与萎缩性胃炎患者感染状态存在一定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联合胃蛋白酶原(PG)检测在诊断萎缩性胃炎并发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5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实验组,根据感染情况再分为感染组23例与非感染组33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及PG水平,比较感染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及PG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降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降钙素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G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感染组血清降钙素水平显著下降,PG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PG水平与萎缩性胃炎患者感染状态存在一定相关性.
2019, (4): 70-72,77.
DOI: 10.7619/jcmp.201904021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老年CHF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7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运动康复训练,观察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心肌质量指数(LVMI)及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E/A)]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干预后,2组LVEF、E/A较干预前显著升高,LVESD、LVEDD、LAD及LVMI则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MLHFQ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CHF患者开展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老年CHF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7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运动康复训练,观察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心肌质量指数(LVMI)及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E/A)]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干预后,2组LVEF、E/A较干预前显著升高,LVESD、LVEDD、LAD及LVMI则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MLHFQ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CHF患者开展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衰弱患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8例老年衰弱患者进行调查,采用Hamilton焦虑、抑郁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老年衰弱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58例老年衰弱患者中,焦虑患者34例(58.62%),无焦虑患者24例(41.38%),焦虑组、无焦虑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总体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且焦虑组以上各项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组(P<0.05);抑郁患者30例(51.72%),无抑郁患者28例(48.28%),抑郁组、无抑郁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总体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且抑郁组以上各项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老年衰弱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衰弱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且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可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应积极给予心理疏导等,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目的 探讨老年衰弱患者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58例老年衰弱患者进行调查,采用Hamilton焦虑、抑郁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老年衰弱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58例老年衰弱患者中,焦虑患者34例(58.62%),无焦虑患者24例(41.38%),焦虑组、无焦虑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总体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且焦虑组以上各项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组(P<0.05);抑郁患者30例(51.72%),无抑郁患者28例(48.28%),抑郁组、无抑郁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总体健康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5),且抑郁组以上各项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老年衰弱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衰弱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且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可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应积极给予心理疏导等,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2019, (4): 78-80,83.
DOI: 10.7619/jcmp.201904023
摘要:
目的 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这3种方法预防短期内再次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术前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度、重度宫宫腔粘连的患者150例,行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术后分别予以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观察并比较这3种方法在3个月内改善月经情况及预防再次粘连方面的效果.结果 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组(n=50)术后1、3个月月经改善率分别为80.0%(40/50)、64.0% (32/50),术后1、3个月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16.0%(8/50)、20.0%(10/50);术后放置Foley球囊导管组(n=50)术后1、3个月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8.0% (39/50)、58.0%(29/50),术后1、3个月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18.0%(9/50)、24.0% (12/50);术后放置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组(n=50)术后1、3个月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4.0%(37/50)、60.0%(30/50),术后1、3个月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20.0% (10/50)、24.0%(12/50).结论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采用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这3种方法,在短期内改善月经情况及预防再次粘连方面的效果相当.
目的 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这3种方法预防短期内再次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术前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度、重度宫宫腔粘连的患者150例,行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术后分别予以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观察并比较这3种方法在3个月内改善月经情况及预防再次粘连方面的效果.结果 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组(n=50)术后1、3个月月经改善率分别为80.0%(40/50)、64.0% (32/50),术后1、3个月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16.0%(8/50)、20.0%(10/50);术后放置Foley球囊导管组(n=50)术后1、3个月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8.0% (39/50)、58.0%(29/50),术后1、3个月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18.0%(9/50)、24.0% (12/50);术后放置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组(n=50)术后1、3个月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4.0%(37/50)、60.0%(30/50),术后1、3个月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20.0% (10/50)、24.0%(12/50).结论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采用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这3种方法,在短期内改善月经情况及预防再次粘连方面的效果相当.
2019, (4): 81-83.
DOI: 10.7619/jcmp.201904024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石(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在ICU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ICU病房住院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重症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另54例非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IL-6、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6、PCT、CRP在ICU重症感染患者的感染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上述指标联合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感染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石(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在ICU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ICU病房住院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重症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另54例非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IL-6、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6、PCT、CRP在ICU重症感染患者的感染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上述指标联合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感染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019, (4): 84-86.
DOI: 10.7619/jcmp.201904025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感染性疾病新生儿115例,按照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65例和病毒感染组50例,选择同期5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新生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PCT、CRP及WBC水平.结果 治疗前,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又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3种指标联合检测与降钙素原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及WBC水平均可以作为临床判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检测指标,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率更高.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感染性疾病新生儿115例,按照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65例和病毒感染组50例,选择同期5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新生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PCT、CRP及WBC水平.结果 治疗前,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又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3种指标联合检测与降钙素原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及WBC水平均可以作为临床判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检测指标,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率更高.
2019, (4): 87-89.
DOI: 10.7619/jcmp.201904026
摘要:
目的 探讨个别化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患者小肌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儿童康复科收治的120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训练,研究组在接受常规训练的同时进行个别化康复训练,训练3个月后,采用心理教育评估第3版(PEP-3)及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训练后,2组ATEC中除社会交往项目外的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EP-3中除语言表达和行为特征-非语言外的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训练后,研究组ATEC中语言/沟通评分和总分以及PEP-3中的认知(语言/语前)、模仿(视觉/动作)、语言理解、行为特征-语言、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孤独症患儿进行个别化康复训练较常规训练更能提高语言沟通能力与动作技巧水平.
目的 探讨个别化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患者小肌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儿童康复科收治的120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训练,研究组在接受常规训练的同时进行个别化康复训练,训练3个月后,采用心理教育评估第3版(PEP-3)及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训练后,2组ATEC中除社会交往项目外的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EP-3中除语言表达和行为特征-非语言外的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训练后,研究组ATEC中语言/沟通评分和总分以及PEP-3中的认知(语言/语前)、模仿(视觉/动作)、语言理解、行为特征-语言、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孤独症患儿进行个别化康复训练较常规训练更能提高语言沟通能力与动作技巧水平.
2019, (4): 90-92,95.
DOI: 10.7619/jcmp.201904027
摘要:
目的 探讨贝复济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含漱康复新液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贝复济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溃疡疼痛持续时间、溃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 (P <0.05);研究组患者溃疡疼痛持续时间、溃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包细胞介素-6(IFN-6)、白细胞介素-10(IL-10)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9.7% (6/62)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4.2% (15/62) (P <0.05).结论 贝复济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及疼痛感,促进溃疡面愈合,降低复发风险.
目的 探讨贝复济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含漱康复新液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贝复济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溃疡疼痛持续时间、溃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 (P <0.05);研究组患者溃疡疼痛持续时间、溃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包细胞介素-6(IFN-6)、白细胞介素-10(IL-10)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9.7% (6/62)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4.2% (15/62) (P <0.05).结论 贝复济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及疼痛感,促进溃疡面愈合,降低复发风险.
2019, (4): 93-95.
DOI: 10.7619/jcmp.201904028
摘要:
目的 探讨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应用于抑制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时心血管反射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口咽部预先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L,气管插管前口咽部、声门下以2%利多卡因5 mL局部喷洒,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口咽部、声门下以2%利多卡因5 mL局部喷洒.记录并比较2组诱导前、利多卡因表麻时、插管后即刻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插管反应显著更轻微,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时联合运用达克罗宁胶浆与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抑制心血管反射,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目的 探讨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应用于抑制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时心血管反射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口咽部预先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L,气管插管前口咽部、声门下以2%利多卡因5 mL局部喷洒,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口咽部、声门下以2%利多卡因5 mL局部喷洒.记录并比较2组诱导前、利多卡因表麻时、插管后即刻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插管反应显著更轻微,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时联合运用达克罗宁胶浆与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抑制心血管反射,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摘要:
目的 观察亮菌口服溶液对淋巴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34例非霍奇金侵袭性淋巴瘤(N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17)采用CHOP方案并口服美诺维亮菌口服溶液,对照组(n=17)采用CHOP方案化疗,观察2组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亮菌口服溶液可以减轻淋巴瘤化疗的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亮菌口服溶液对淋巴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34例非霍奇金侵袭性淋巴瘤(N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17)采用CHOP方案并口服美诺维亮菌口服溶液,对照组(n=17)采用CHOP方案化疗,观察2组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亮菌口服溶液可以减轻淋巴瘤化疗的不良反应.
2019, (4): 98-100.
DOI: 10.7619/jcmp.201904030
摘要: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与米非司酮配合治疗在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38)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n=37)应用桂枝茯苓丸与米非司酮配合治疗.比较2组整体治疗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凝聚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与米非司酮配合在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的应用价值显著.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与米非司酮配合治疗在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38)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n=37)应用桂枝茯苓丸与米非司酮配合治疗.比较2组整体治疗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凝聚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与米非司酮配合在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的应用价值显著.
2019, (4): 101-103,107.
DOI: 10.7619/jcmp.201904031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氧疗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3月收治的60例COPD稳定期氧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选取2018年4-6月收治的60例COPD稳定期氧疗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氧疗的规范性、依从性、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坚持氧疗率、氧疗时间达标率、氧流量正确调节等依从性、规范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氧疗时间长于对照组,出院前血氧饱和度(Sp02)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低于对照组,氧疗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氧疗的规范性和依从性,提高氧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氧疗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3月收治的60例COPD稳定期氧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选取2018年4-6月收治的60例COPD稳定期氧疗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氧疗的规范性、依从性、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坚持氧疗率、氧疗时间达标率、氧流量正确调节等依从性、规范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氧疗时间长于对照组,出院前血氧饱和度(Sp02)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低于对照组,氧疗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氧疗的规范性和依从性,提高氧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19, (4): 104-107.
DOI: 10.7619/jcmp.201904032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路径护理对急诊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康复路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焦虑程度、吞咽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吞咽功能显效和好转人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14、30 d后,2组患者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研究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程度评定各项目分数均出现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出现上升,且研究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路径护理能提高急诊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预后.
目的 探讨康复路径护理对急诊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康复路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焦虑程度、吞咽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吞咽功能显效和好转人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14、30 d后,2组患者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研究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程度评定各项目分数均出现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出现上升,且研究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路径护理能提高急诊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预后.
摘要:
目的 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促醒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5月本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65例作为常规护理组,2017年3-5月78例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2个星期清醒率43.6%,1个月清醒率66.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2个星期清醒率27.7%及1个月清醒率49.2%.结论 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促醒效果有重要影响,加快了患者恢复意识的时间,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目的 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促醒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5月本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65例作为常规护理组,2017年3-5月78例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2个星期清醒率43.6%,1个月清醒率66.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2个星期清醒率27.7%及1个月清醒率49.2%.结论 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促醒效果有重要影响,加快了患者恢复意识的时间,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2019, (4): 110-112,119.
DOI: 10.7619/jcmp.201904034
摘要: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恢复术前状态并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与术后活动受限、心理因素、手术、睡眠、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可促使骨折术后老年谵妄患者恢复术前状态.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恢复术前状态并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与术后活动受限、心理因素、手术、睡眠、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可促使骨折术后老年谵妄患者恢复术前状态.
2019, (4): 113-115.
DOI: 10.7619/jcmp.201904035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33例设置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妇科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147例为干预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不同时间段发生导尿管感染概率、平均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导尿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平均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率,缩短平均留置导尿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33例设置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妇科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147例为干预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不同时间段发生导尿管感染概率、平均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导尿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平均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率,缩短平均留置导尿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服务理念在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与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焦虑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个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术前、术中与术后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降低,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显示0级占16.00%,Ⅰ级占64.00%,Ⅱ级占20.00%,对照组Ⅰ级占40.00%,Ⅱ级占32.00%,Ⅲ级占28.00%,2组疼痛分级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服务可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目的 探讨个性化服务理念在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与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焦虑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个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术前、术中与术后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降低,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显示0级占16.00%,Ⅰ级占64.00%,Ⅱ级占20.00%,对照组Ⅰ级占40.00%,Ⅱ级占32.00%,Ⅲ级占28.00%,2组疼痛分级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服务可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2019, (4): 120-122,126.
DOI: 10.7619/jcmp.201904037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发应比例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不良发应发生率7.14% (3/42)较对照组的23.81%(10/42)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进食、下床活动、排气、排便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结论 对肝胆外科围术期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可有效促进术后身体恢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不良发应比例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不良发应发生率7.14% (3/42)较对照组的23.81%(10/42)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进食、下床活动、排气、排便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结论 对肝胆外科围术期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可有效促进术后身体恢复.
摘要: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提示卡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饮食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1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提示卡.于患者术后进行食管癌饮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测评,并观察2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1个月后的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饮食知识掌握度92.73%高于对照组的78.18% (P <0.05).出院前,2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组TP、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2组CD4+、CD4+/CD8+、NK细胞等免疫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组CD4+、CD4+/CD8+、NK细胞等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提示卡,可提高患者术后饮食知识掌握程度,促使患者日常营养摄入合理,加速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的改善,进而提高身体健康程度,改善疾病预后.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提示卡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饮食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1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提示卡.于患者术后进行食管癌饮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测评,并观察2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1个月后的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饮食知识掌握度92.73%高于对照组的78.18% (P <0.05).出院前,2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组TP、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2组CD4+、CD4+/CD8+、NK细胞等免疫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组CD4+、CD4+/CD8+、NK细胞等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提示卡,可提高患者术后饮食知识掌握程度,促使患者日常营养摄入合理,加速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的改善,进而提高身体健康程度,改善疾病预后.
2019, (4): 127-128,132.
DOI: 10.7619/jcmp.201904039
摘要: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2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1%和95.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1%和87.18% (P <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有效促进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长疾病认知水平,并改善护患关系.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2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1%和95.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1%和87.18% (P <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有效促进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长疾病认知水平,并改善护患关系.
2019, (4): 129-132.
DOI: 10.7619/jcmp.201904040
摘要:
目的 探讨阶梯性镇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护理.选取2017年7-12月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阶梯性综合镇痛护理.比较2组的镇痛依从性、镇痛效果、负性情绪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正常用药、疼痛反馈、副作用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专业技术能力、教育关系、信任关系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梯性镇痛护理能够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治疗的依从性,增强镇痛效果,缓解焦虑情绪,提高镇痛满意度.
目的 探讨阶梯性镇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护理.选取2017年7-12月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阶梯性综合镇痛护理.比较2组的镇痛依从性、镇痛效果、负性情绪及镇痛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正常用药、疼痛反馈、副作用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专业技术能力、教育关系、信任关系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梯性镇痛护理能够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治疗的依从性,增强镇痛效果,缓解焦虑情绪,提高镇痛满意度.